返回 明越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千人,第二日一早就出。

    九月二十日一早,徐达带着人回句容。

    朱元璋则与常遇春一道,带着郭天叙、张天佑的尸回太平。

    汤和则在溧水坚守,等着冯国胜来溧水后,他就带着人马回溧阳。

    九月二十日当晚,朱元璋他们就回到了太平。朱元璋立即让常遇春带兵去城北驻防,采石矶的康茂才部不容小觑。

    常遇春走后,朱元璋立即召来李善长,二人又是一番密议。

    最终,议定由李善长负责搭设灵堂,在太平为郭天叙、张天佑举行个祭奠仪式后,将二人尸火化。

    然后由李善长亲自护送二人骨灰回和州,接下来李善长迅前往毫州给龙凤政权递奏折。

    待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后,李善长再返回和州与朱元璋的夫人马氏、郭氏一道将郭、张二人的骨灰送回滁州。

    至于为什么让马氏和郭氏都回滁州,朱元璋也是有深意的。

    现在,都元帅郭天叙、右副元帅张天佑都战死了,按说,这原郭子兴部的人马,就该归他这个三把手左副元帅统领了。

    但滁州还有个郭天爵,他也是郭子兴的亲儿子。如果龙凤政权任命郭天爵为都元帅,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朱元璋得立即上书,同时还得派个得力的人去毫州,打通一些关系,让龙凤政权给朱元璋一个最高军事统帅的正式任命。

    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站在在法理的制高点,可以顺利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人马。

    但是,如果滁州的郭天爵部不服从龙凤政权这个安排,拉着人闹分裂,那也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朱元璋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马氏和郭氏。

    马氏是郭子兴的养女,郭氏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郭天爵得管她们两个叫“姐姐”,由她们两人出面去滁州做工作,定能稳定住局势。

    只要局势稳住了,将来郭天爵再有什么异心,以朱元璋的能力,收拾郭天爵那是小菜一碟。

    但去毫州龙凤政权的朝廷上书、疏通关系之人,朱元璋思来想去,也找不出个稳妥之人。

    最后,只得让李善长亲自去一趟。

    至于马氏、郭氏两位夫人那里,朱元璋也有书信交待。

    虽然郭家是她们二人的娘家,但嫁出去的女,就得向着婆家,这是那个年代的规则。

    更何况马氏、郭氏都认为自己的夫君朱元璋比起弟弟郭天爵来说,强了不知多少倍。

    妻以夫贵,将来朱元璋有了好前程,她们两个肯定也跟着沾光。

    虽然李善长从和州到毫州再返回和州,需耽误些时日,但也正好可以赶上和马氏、郭氏一起去滁州。

    因为前段时间,李善长从和州带来消息,马氏预计就在九月临盆,说不定这两天孩子都生下来了,只是消息还没有及时传过来。

    等李善长这一来一回,马氏的孩子也早满月了,马氏就可以安心地去滁州帮朱元璋处理相关事宜。

    朱元璋与李善长商议已定,二人便仔细研究了一番如何给龙凤政权上书。

    最后,朱元璋的奏折中,先是描述了郭天叙、张天佑二人在二次进攻集庆过程中,遭人暗算,先后战死,请给予恩恤。

    另外,请封郭子兴幼子郭天爵为中书省右丞,而朱元璋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

    这样一来,从级别上来看,郭天爵还得归朱元璋领导,因为平章政事是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郭天爵这个中书省右丞只是朱元璋这个中书省平章政事的副手,而且朱元璋还兼都元帅,郭天爵没有任何军事任命。

    所以,朱元璋可以堂而皇之地接收原郭子兴部的所有人马,包括滁州的人马。

    虽然郭天爵是右丞,但这是文官,没有领兵的权力。

    一旦龙凤政权的任命文书下达,再加上妻子马氏和郭氏去滁州做工作,朱元璋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第二天,太平城内一片素缟,包括朱元璋在内的所有人员都穿着白孝服,朱元璋也亲自主持了祭奠仪式。

    仪式上朱元璋痛哭流涕,其情形实在是感人。

    在祭奠仪式上,朱元璋还亲口宣布了一条重要纪律。就是郭天叙、张天佑已战亡的消息不能随便外传。

    特别是不能让这个消息传到滁州方向去,以免引起滁州军心不稳。一切待李善长去毫州讨得任命文书后,再作主张。

    中国有个词叫“喜忧参半”。

    郭天叙、张天佑之死对于滁州、和州乃至江东太平等地的红巾军来说,确实是一大隐忧。主将战死,难免会人心惶惶。

    但有忧,是不是有喜呢?p看,聊人生,寻知己~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朱李密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