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难觅知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紫烟阁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叠石多而不乱,远观舒卷流畅,巧如云、如奇峰;近视则玲珑剔透,似峰峦、似洞穴。山上古柏,枝叶葱郁,颇具苍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绿的池水将整座山体衬映得格外灵秀。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叮咚作响,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静中有动,极富情趣。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颇具寒意,即使炎热的夏天,人们步入洞中,顿觉清爽。盘旋石阶而上,登至山顶,一株紫藤迎面而立,这是李煜平日和众妃玩乐戏耍的地方。只听一女哭哭啼啼急忙狂奔乱舞,而身后跟几位小宫娥将一身着华丽福贵的女人围在中央,而其他几个宫娥也脸代忧虑看着这位昔日贤惠文德的娘娘娥皇如今疯疯癫癫,如同小孩样天真无邪。
只听嗯了一声,琴音响起,调了调弦,停了一会,似是在将断了的琴弦换去,又调了调弦,便奏了起来。初时所奏和绿竹翁相同,到后来越转越高,那琴韵竟然履险如夷,举重若轻,毫不费力的便转了上去。娥皇又惊又喜,依稀记得这熟悉琴韵。这一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温柔雅致,小樱虽不明乐理,但觉这位天音姑娘所奏,和咱娘娘所奏的曲调虽同,意趣却大有差别。这天音姑娘所奏的曲调平和中正,令人听着只觉音乐之美,却无咱娘娘所奏热血如沸的激奋。奏了良久,琴韵渐缓,似乎乐音在不住远去,倒像奏琴之人走出了数十丈之遥,又走到数里之外,细微几不可再闻。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后主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小樱和众宫娥等虽都不懂音律,却也不禁心驰神醉。娥皇更是犹如丧魂落魄一般。再也不像小孩那样顽皮胡闹了。而是静静的用心聆听这曾经出自自手的谱子。一点点唤起脑海中断断续续的画面,眼泪不住的流了下来。
小樱不尽然的尖叫起来:娘娘她好像想到什么了!你看她的眼泪!一声尖叫打断了众人身临其境的梦境,也主导了琴箫协曲的天籁之音,李煜忘了吹曲,而天音也拨乱了琴弦;所有的目光注视娥皇的地方,只听她在那哼哼着曲调的音节。李煜扔掉手中的玉箫,急忙奔向她身边去。紧紧抱住她,不停的呼唤她的名字。希望奇迹就在此刻出现,把他的娥皇还给他,也好原谅自己所犯得一切罪责。
想想自己初见娥皇于池畔,他不想去参加那个名为春宴实为选妻会的宴会,而想能躲多久就躲多久地先到别处晃;她是不想象个货品似地被人挑来拣去,所以从春宴会场溜了出来。可是,李煜初见时虽是惊艳于娥皇的美,但令他挑起情弦的,却是娥皇不想做货品的话,那里面的含意,正是李煜喜欢的「自由」。接下来李煜带她去音律坊,两人一弹琴一奏琵琶,那么地自然契合,李煜便情迷了,因为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知音。如他父皇所言,知音难求,能得知音为伴,是上天的恩赐。他不是一见钟情于娥皇的美,若只是好于美色,他母后要他看画先行挑人以在心里有个底时,他也不会略美人而一而再地专心于纸质和画功,气得母后都想骂他了。
李煜爱娥皇的聪慧、体贴以及音乐舞蹈上的才艺,他们有共同的嗜好兴趣,且皆造诣菲浅,文能透心以交,音能琴瑟和鸣,娥皇又端庄娴淑、成熟细心、风情万种,在李煜的感觉里,他们确是人们所说天造地设的一对。他爱她的一切,全心全意地爱着她,他呵护她、疼惜她,所以誓言不让她受相思之苦,送花、写词、谱曲,温柔多情,巧绕心思地讨好她;他也依赖她、信赖她,所以他把烦恼快乐全一股脑儿向她说,娥皇也给了他想要的——高兴时一同纵情欢笑;他倾诉烦恼时,她给他安慰、给他支持打气;他在母后面前说若能以奉宋为正朔换来和平也不是那么严重的事,她立即补明他出于仁心的心意。他认为他们红袖共读、心灵相通,他认为他们在各方面都是那么地契合,心是那么地紧贴,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记得成亲当晚他对她说的誓言吗?「愿香灯翠屏长伴妆侧,你我二人共享画眉之乐,白头到老。」如果没有那方绣帕来揭开娥皇与赵匡胤互不相忘的旧情,没有看到娥皇为另一个男人流的泪,他不会心痛得那般脆弱,让家敏闯入他心里,他们会永远是那一双两好的良缘美眷,誓言不会变了样。
可即便多了家敏,即使李煜两个都要,若问在他心里熟重熟轻?娥皇仍是较重的,她拥有他最深最沉的爱。这可从李煜对家敏的话中感觉到:「我不会放弃娥皇,但也不会放弃你。」这话是对家敏说的,却是把娥皇放在前面。就算娥皇出殡哪天,他在诔词中自称鳏夫,更欲披麻戴孝扶柩,都是证明。若不是娥皇要李煜答应她好好活下去,李煜也许会哀痛得殉情,娥皇了解李煜会如此做(李煜那种性子一犯起就不会去想到他还有母亲、儿子和家敏要照顾了),所以才要他好好地活着,因为,李煜会听她的话的。
初恋是最美的,所以不管结果是合是分,总是令人难忘。娥皇对赵匡胤是初恋,又是被迫分开,他们这段情有甜有涩,所以她忘不了。而且她还不时可以听到赵的消息,知道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所以她更忘不了了。赵匡胤说得对:「因为无法挽回,所以念念不忘。」他们两人皆是如此,所以在娥皇还未爱上李煜时,面对李煜对她无保留的爱,她会觉得有愧,所以她会在李煜表示对窅娘的欣赏时,要他收了窅娘,因为她已知道窅娘喜欢李煜,她没给李煜的爱,她希望能由窅娘补给他,她不会对窅娘吃醋,她只希望能分分李煜的心,减少她自己心里的愧疚。
尽管娥皇对李煜由最初的一直拿他的弱项和赵的强项比,到渐渐对他敞开心房,最后真心全意地爱他,但她与赵的过去在她心里是沉重的、抹不掉的,并没有随着她的爱李煜更多而相对减轻变淡。只是聪慧识大体的娥皇早已认清两人今生无缘的事实,因为她嫁入的是皇家,她的身份不比常人,从她入李家皇门那天起,不,应是从她放弃出走而与李煜订下亲事起,她就死了在一起的心了。只是理智是一回事,心里的思念眷恋又是一回事,理智牵围住的心有时仍会破栏而出。所以她发现赵来找她时第一反应会想躲他,躲他是为了避免引人非议,也是为了怕自己情不自禁,断不了赵对她的留恋。等她惊悸的心稍平复了,为自己找好只谈两国交好的理由了,才肯见赵。如果那天赵光义没有先来,而是让娥皇和赵匡胤相见,谁知道像他们道别那晚的类似情景会不会再次出现?
第二次答应见赵,也是最后一次见赵,娥皇说她自嫁李煜起,她的人和她的心就都是李煜的,她从来没有背弃过他。我却不认为她的心有从那时起就给了李煜,若有,她怎会老拿两人相比?并且是以赵为模板为优方?若有,当窅娘告知赵的思念,她为何要流泪?为何无言以回窅娘的问话?娥皇初时对李煜的无法交心是正常的,否则她就是无情人了,她也确实从
第十三章 难觅知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