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曲天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窅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宫外南唐百姓究竟生活得怎样,都不在她关心的范围之内。不过严格来说,娥皇的丈夫李煜,也是个象才子多过象君王的脾性。他们实在是一对近乎完美的才子佳人配。一身文人气质的李璟当年为这对小儿女系上红线的时候,所能想到的恐怕也只是这一点,绝对没有想到命运竟会将这对只适合做“富贵闲人”的小夫妻推上帝后的位置。而这些也不是天音她要关心的,她想的娥皇马上好起来,能和娥皇共走一曲,共跳一舞。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想起这首《一斛珠》,写的是他们自己夫妻间的香闺韵事、儿女柔情,特别是“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这句,尤为的香艳烂漫。娥皇才华过人,对上流社会时兴的各种玩艺门道无所不精,夫妻两人经常厮守在一起宴乐歌舞。还有一次赏雪夜宴后,酒至半酣的娥皇乘兴邀李煜起舞,李煜故作矜持,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周娥皇听后当席立就,曲谱果然优美动人,后由此得名《邀醉舞破》。想起这些不由一笑。顺子公公跟在身后轻轻叹息道:陛下,你好久多没有这么笑过了。李煜的思绪被打断,也轻声说道:是啊!自从娥皇病倒后,朕真的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不由叹了一声。

    在想起温婉恬静的写词时光里,娥皇常弹奏起自己新作的词调,她的多情多艺为李煜提供了无穷的原动力。周后的曲,李煜的词,两者都充满着旖旎绮丽的风流韵味,有如天合之作。可以这样说,这位“词中皇帝”留给后人诸多的作品,无论香艳、柔情或悲哀,都与他迷恋的这位女人有莫大关系。在佳丽三千的幽幽深宫,李煜能做到心无旁骛,这不能不说是异数了。

    在想起昔日和女英相识的情景,就想起为女英举办歌筵本那件事。然而那晚倒是例外,他的心情格外高兴。因为这是款待自己心中思念的妻妹女英,况且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为此,他特地叮嘱有司将歌筵安排在清辉殿,以便与他近日的心情吻合。自那日从画堂归来,每逢临近清辉殿,他就想起唐人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诗中的一联:“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并且吟诵不止。他知道女英酒量有限,便事前传令教坊加重席间的舞乐气氛。歌筵的设计者们虽然煞费苦心,既安排有反映江南杏花春雨的吴歌越舞,又安排有展示塞北大漠雄风的羯鼓胡乐,但照例还是以李煜最为赏识的《霓裳羽衣曲》开场。

    歌筵进行中间,李煜陪着女英,一边饮酒品茶,一边观赏和评说宫女们的精彩表演。待到舞乐休止,李煜情深依依地对女英说:“此曲得以复兴,乃是娥皇一大贡献。你姐姐堪称当今乐坛奇才!”接着将话题一转,试探女英,“听说小妹也精通‘吟商逞羽一道,尤其是擅长演奏玉笙,不知能否当众大显身手,让我在今晚兼饱耳眼二福?”

    女英故作忸怩,言不由衷地推托,“小妹自幼虽习玉笙,但未经名师指点,岂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李煜催促道:“小妹无须过谦。”随即吩咐宫女:“速备玉笙!”

    女英从宫女手中接过十三簧玉笙,试着吹了几声,然后朝着李煜莞尔一笑,腼腆地说:“恭敬不如从命。小妹就只好献丑了!”接着便熟练地演奏起来。

    李煜望着她那白嫩似笋的纤纤十指,在十三根参差的簧管下端的指孔间轻捷灵活地移动,随着从笙管里飘出来的美妙动听的曲调,很快就忘我地走进了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月明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湖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女英所以能借助乐谱的清丽婉畅曲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中描绘的江流、月色、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等一派春江夜色,以及诗人抒发的人间离情别绪和由此引起的人生感慨,是因为她自幼就酷爱这位同乡诗人讴歌故乡扬州的诗篇,以及她对生身之地的山川风物的由衷热爱。她对这首被人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名作,可谓爱不释手,百诵不厌。也正因为她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清澄深远的艺术境界有独特的感受,演奏起来才能如此出神入化,传情感人。对于熟谙音律的李煜,感染尤为强烈。

    更使李煜神魂颠倒的是,女英在演奏中不时地用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向他频送秋波,弄得李煜魂魄出窍,神游情海。直到曲终,听者齐声喝彩,他才如梦方醒,语义双关地赞美说:“实在是令人陶醉!”随后又取悦女英道:“适才听了小妹的演奏,方知孔夫子何言‘闻韶乐,三月而不知肉味。”

    女英放下玉笙,从怀中掏出香罗手帕,一边揩拭额头沁出的细密汗珠,一边顺水推舟,向李煜撒娇:“既然如此,那就请姐夫即席填词一首吧。”

    李煜故作谦虚,笑容可掬,回答道;“曹子建有七步成诗之才,也不过即兴吟了一首五言绝句。我怎能在短时间一气呵成上下两阕!不过,小妹盛情难却,我也只好勉为其难了。”说着他就离席踱步,酝酿构思,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吟成了一首《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这首词的上半阕明白易懂,凡是在场的人都能不言自明,知道是写女英演奏时的神态和她对李煜的钟情,对下半阕则茫然莫解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只有女英才能神会,自然使她想起日前陪同圣尊后去移风殿赏花的情景。

    李煜在笑了,因为对于两姐妹他都有爱,或许这就是皇帝的专权吧!不过李煜至少是幸运的,因为她们都深爱着她,一个爱的疯疯癫癫,一个爱的无可奈何而已罢了。窅娘是命苦的,虽然李煜也很宠信她,可是她知道,皇上只是喜欢自己的舞蹈,而爱给了周后姐妹。我也为她惋惜,可是爱能有选择吗!试问你的心,当爱上了还有回头的机会吗?

第十五章 窅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