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小书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五十一章 皇上,驾崩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牧和嘉靖,看着嘉靖狠狠靠在李牧肩膀上的那颗头,太子心中骤然涌出了无尽的哀伤,他望着二人,脚步再不能动,只微微抬了抬手,喉间猛然发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声,这嚎声犹如杜鹃泣血,令闻者伤心,群臣积极响应,金殿内霎时间哭成了一片。

    唯有李牧依旧无动于衷,他坐在门槛上,望着天,踏着地,心情说不出来的复杂。

    嚎了半晌,太子渐渐止住了哭,群臣也渐停哭声。

    现在最重要的是嘉靖的身后大事,总不能就将他的尸体一直都放在这里吧,而今宫内只有太子一人可以主持这般事务,自然也就成了众人的主心骨,御史们原本准备弹劾太子的奏折在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了用处,丝毫用处都没有了。

    皇帝驾崩,太子即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也别忘了,现在的内阁首辅还是冯庸这个老匹夫,只听他开腔说道:“太子殿下,如今最紧要的是先要把大行皇帝的庙号定下来。”

    冯庸到底是个老奸贼,他料想景王现在想要扭亏为盈,只怕是太难了,现在太监们已要将先帝的尸体送回寝宫了,他作为当朝首辅自然要主持起一些事务来,省得这些事情临时被李牧给抢了去,皇帝在清醒之前一直都没有留下什么遗诏,纵然李牧带兵在此,只要主持好先帝的身后事,再拟定遗诏,照样可以阴李牧一波。

    太子也是第一次死爹,尤其死得还是个皇上爹,他也是脑袋晕晕乎乎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正犹豫着该说什么的时候,却听李牧的声音响了起来:“皇上,今有先帝遗命和文武百官在此,请皇上节哀顺变,即登皇帝大位,以安天下黎民百姓之心。”李牧一边说着,一边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礼。

    他是摄政王,如今殿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他这么一跪,许多朝臣和太子亲随也是立刻行三跪九叩行大礼,山呼万岁,至于其他人,就算有不愿者,此刻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跪地施礼。

    太子擦了擦眼泪,上前扶起李牧道:“摄政王请起。”

    李牧缓缓起身。

    “诸位爱卿也请起身吧。”

    众臣起身

    太子又道:“万万没想到,大行皇帝竟会突然离世,将这重担交在了朕的肩上,朕定当不负先皇教诲,励精图治。现在百事纷杂,请各位爱卿务必各司其职,恪尽职守,以慰先皇在天之灵。如阁老所言,如今的当务之急是要先将大行皇帝的庙号定下来,至于京城和宫内防务嘛,便全权由摄政王料理了。”

    李牧施礼,道:“臣领命。”

    这时,久未发言的袁规突然出声道:“皇上,先皇遗诏还未拟定,先皇突然薨逝,死前唯有摄政王伴在先皇身旁,还是请摄政王先行主持拟定遗诏为好。”

    什么是遗诏?

    遗诏就是大行皇帝临终时发下的诏书,可嘉靖死的太突然了,谁能想到他和李牧坐了一会儿就会毫无征兆的死去了,他死了倒是好了,什么麻烦事情都没有了,可嘉靖根本没机会留下遗诏,唯一可以被称之为遗诏的东西大概就是死前和李牧所说的那几句话了。

    袁规建议李牧主持拟诏是非常有道理的,可是在这金殿之中还有一位内阁首辅冯庸!

    袁规这么一说,立刻便有异议者提出应该由冯庸主持拟定遗诏。

    在大明以往的历史中,遗诏这种东西通常都是由内阁首辅来进行撰写的,其实遗诏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无非就是总结一下大行皇帝的所作所为,交代新皇即位而已。

    也就是说,在遗诏发出之后,太子才能真正坐在龙椅上,称自己为皇帝。

第八百五十一章 皇上,驾崩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