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在乡试开始前,补考的消息就传开了,一方面是乡试前的榜文传开的,另一方面还有报纸的推波助澜,甚至在补考传开的当天就有考生们集会去知府衙门抗议,也有支持补考的,但对补考的题目和类型,他们有些疑问。
按照榜文和报纸的说法,本次补考是由李牧主办的,也就是说,题目还是由李牧来出的。
那么,考题会是什么样的考题?
李牧在第二天给出了答复,考题的类型和那天在龙门客栈展出的试题类型差不多。
这么一说,立刻在江南激起了热议!
十年寒窗苦读,科举是他们将十年寒窗苦读化为金钱和权力的时候,许多人刚刚踏上科举之途时,所想着的定然是报效祖国,可随着不断的失利,这种想法也会慢慢的消失,考上状元,让自己的夫人当上一个状元夫人,或者考上状元之后娶上一个漂亮的美娇娘,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变成了很多考生最实际的想法。
现在李牧提出了补考,补考当然可以达成他们的这个想法。
问题是补考和考举人哪个好?
今天的报纸给出了这个回答,参加补考的秀才,补考成功之后还可以继续考举人,也就是说,补考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同时存在的,补考就相当于你的职业技能证书,科举则相当于是你的学历,这两种东西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并且考过补考,并且成功的人要比普通的举人更多一些机会。
随后,一个新的问题衍生了出来。
举人可以补考吗?
报纸上同样给出了这个回答,不管是举人还是状元,甚至是如今在官府为吏的人都可以来参加,补考报名依旧在知府衙门,截止到八月二十,八月底进行江南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补考。
补考制度让人觉得李牧是在改变科举制度。
很多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可是补考带来的利益是非常可观的,这便让很多人为难了。
该反对还是不反对?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改变真的好吗?\0
李牧没说过这种改变好,他只是觉得书生的前途不应该只是由科举来决定的,就算是科举,也不能只考八股文,六部需要的是熟悉各自事务的官员,不是会写几篇八股文,依靠着讨好皇帝来晋升的官员。
大明的统治者是皇帝,也可以说是高高在上的官员,假如官员本身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整个国家也会出现问题。
改变总会出现反对者。
尤其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或者已经没办法去改变的人。
李牧在龙门客栈所出的那道题绝对不难,用普通的思维就可以解决那道题,可惜的是,读书人的思想被八股文和书本上有限的知识给禁锢了,他们要改变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自己的思想。
无论有什么样的反对者,补考之事已迫在眉睫,近在眼前。
反对是无用的,你可以选择参加,也可以选择不参加,选择权在于自身,关键是做出这个选择以后会不会后悔就是了,此次的补考选取名额并不多,一共就十个人,这也是隆庆帝提出的硬性要求。
第九百零四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