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风雨不动安如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荣宸闻言却是侧首,怒形于色,“长安,你可知慕氏一族执掌偌大一个帝国数百年靠的是什么?”
“戍边大将无圣意擅离是死罪。一旦开了先河,长此以往,若人人皆以事出有因为由,何为军令,何谓皇令?”
荣宸诸多诘问一时之间尽数都向慕长安迎面扑去了。
“长安明白。”连声调也没有半点起伏。
靠的是什么?是法,是理。
是法在理之上,理总在法之侧。
一拳头打在棉花上,“你明白什么了?”
荣宸颇有些无奈,“长安,此事你不宜再插手了。”
“可若是阿姐插手,此事不会善了的。”
长安走向荣宸,近前绕后将手搭在荣宸头部两侧轻轻按压。
为了安慰荣宸她刻意压低了声线,声音是少有的温软。
“更何况,私吞军饷,克扣边关粮草,以劣充好造重兵之器,等同叛国,凡涉事者诛其十族也不为过。”
良久,荣宸闭眼,放松了身子窝在座上,终究再未开口。
她是一国帝姬,可她征尘燕北数年,她更是军人。
但凡从军之人,没有一个是不痛恨此等劣行的。
“阿姐,此事我会量力而行,您安心。”
她父母俱丧于回南,不过两年,回南至今仍是满城缟素,帝王碍于回南边疆将士,对她明面上必然会诸多宽待。
此事她插手,有太多的情有可原,再合适不过。
荣宸不言,已是默许。
而此时另一头的乾清宫里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陛下,安王世子到了。”
“传。”
刘英应声,退出传话。
俄而,一道身影不疾不徐步入殿内,来人玉冠束发,一袭王世子朝服更显身姿昂扬。
他一路目不斜视,近前,“臣见过陛下,陛下万安。”
圣英帝闻声抬眼,含笑指座,“这儿也没外人,允之不必拘礼,坐”。
安王世子沈行知,字允之,少以文策显名于朝,广受赞誉,近年来,帝国士族年轻文人渐以其为首。
楞伽白昀评之,“积石如玉,列松如翠,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此刻这位年轻世子身旁,宫人络绎不绝地上茶水点心,还有那年轻的宫女走近便忍不住红了脸的。
无他,只因这位安王世子虽身份贵重,然面如冠玉,是这世间难寻的芝兰玉树之姿,更何况世子一身性情也是出了名的温润如玉。
圣英帝看向殿中的人,想着前个儿刘英随口说的趣闻,忍不住挑眉笑道。
“朕闻允之此行临安,可比古时掷果盈车,实乃一桩美事。”
时人男女大防并不大严,若有女子仰慕郎君其人,掷果盈车,已是一桩美谈。
被帝王打趣的年轻世子神色坦然,并无任何尴尬之色,闻言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微微颔首。
“能换得陛下展颜,臣荣幸之至。”
力气全使在了棉花上,索性圣英帝也没多大兴致过问这些个闲事儿。
他将手里朱笔刚批好的一道折子丢给刘英,“拿去给世子瞧瞧。”
刘英转身赶忙动作,平日阴晴不定的君王此时难得如此神情轻快,他将折子双手奉给了身前的安王世子。
后在旁亲手续了茶水,又出去小声召人加了几味茶点,伺候得十分殷勤,一点也没有担心帝王猜忌的意思。
能在这宫里走到这一步,贴身伺候帝王的,自然是不比常人的。
沈行知展开折子,圣英帝只瞧他眉间深锁,毕竟他平素也是甚少有明显情绪变化的人,一时之间圣英帝倒也不确定他是否知情了。
俄尔,圣英帝拿着另一道折子起身,沈行知随之起身。
帝王行至殿内堪舆图前站定,傲然端立,眸间思绪莫定。
沈行知行至帝王身后,入眼便是一副堪舆图,俯察齐豫两地山川水利之意。
沈行知瞧着图上“天地之道,顺之则亨”,若有所思。
只他开口时却叹道,“铁画银钩之处,起转间笔锋兼之强劲,好字。”
圣英帝闻言,仍瞧着架上的图,却是对着身后的人道,“允之是除了皇姐之外第二个见到这幅堪舆图外,先瞧上那字的。”
言谈之间,帝王语气里带着一股子少见的轻松惬意。
刘英侍立在侧,余光瞧着那位年少得志的尊贵世子,在听陛下言罢后,他目光微垂,唇角也含了几分笑意,仍是十分温和的模样。
可刘英看人眼色的本事已是炉火纯青,他总觉着面前的世子说不出究竟是哪里,可浑身上下的确是有那么一分不同了。
他十分不解,他想,大抵是错觉吧。
“千年前池别人东渡而来建帝国于朝歌城,聚诸子百家于圣贤庄著书立传以传享后世,后来战火纷飞,文献竹卷辗转流失各国各地。”
“诸子百家之灾,亦是东洲之灾。”
圣英帝语声顿了顿,转身向座上走回,边走边道。
“周朝轻文,至我大翌,百年来内忧外患不止,内阁从前年开始便提议建一座小圣贤庄聚天下名仕惠泽后人。”
&
第三十六章 风雨不动安如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