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三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09章 君子秉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类似的情景在颍川各地上演。

    nbsp加征的额度层层加码,从郡守到县尉,从仓吏到里正,每一层都张开了一张无形的网。

    nbsp征粮簿册上的数字被随意涂改,以损耗、陈粮折价等名目中饱私囊。

    nbsp真正能运抵前线的粮食,数量未必真能补上那前线所需的缺口,不过质量却每况愈下。

    nbsp掺杂着沙土,以及一些霉变谷物的军粮,被麻木的民夫推拉着吱呀作响的辎重车,运往曹军大营。

    nbsp更有甚者,一些胆大包天的胥吏,借着严查通敌的尚方宝剑,将矛头对准了稍有积蓄的富户或看不顺眼的商贾。

    nbsp当然,大多数倒霉的,都是中层的富户商贾。

    nbsp顶层的那些,胥吏是不敢轻易碰的。

    nbsp一顶通骠骑细作的帽子扣下来,便是倾家荡产的下场。

    nbsp抄没的赃物大部分进了私囊,少部分劣质的才充作罚没物资上缴。

    nbsp颍川郡内,一时间怨声载道,风声鹤唳,人心离散。

    nbsp就在这个时候,荀彧持着曹操的符节,带着一队精干的校事官前来的消息,如同一阵疾风掠过颍川这死水池塘。

    nbsp那些原本在征粮、盘剥中如鱼得水的胥吏们,瞬间收起了獠牙,换上了一副忧国忧民,勤勉奉公的面孔。

    nbsp在通往颍川的官道上,原本被衙役欺凌驱赶,如同惊弓之鸟的乡民,忽然发现路边支起了一个简陋的粥棚。

    nbsp穿着崭新皂衣的衙役们,脸上挂着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僵硬的和善笑容,敲着锣吆喝道,曹丞相,荀令君体恤民艰,开仓放赈!父老乡亲们,快来领碗薄粥,暖暖身子!排好队,莫挤莫挤!

    nbsp大釜内翻滚的确实是稀粥,胆清澈得能照出人影,米粒稀疏可数。

    nbsp只不过,比起前几日枷号示众、家破人亡的惨状,这已是难得的恩典。

    nbsp乡民们麻木地排着队,眼神中并无多少感激,只有深深的疲惫,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nbsp他们不知道这粥棚,什么时候就出现在路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nbsp县衙里,原本堆满劣质军粮的库房,一夜之间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nbsp仓曹掾史带着手下,满头大汗地将一些真正能入口的陈年旧粟搬到了显眼位置。

    nbsp他对着账房小吏厉声叮嘱:快!把之前那些账目……统统重做!该抹平的抹平,该分摊的分摊!征粮的数目,就按郡守大人最初公文上的写,多一斗都不许有!记住,我们是按章办事,绝无私心!

    nbsp某个曾构陷富户的里正,此刻正跪在县尉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大人!小的糊涂啊!之前是看乡亲们实在艰难,一时心软,才收了那富户几斗米,想着替乡亲们添补遮掩一二……小的知错了!小的这就把赃物……不,是那富户的「自愿捐献」如数上交!求大人看在小的平日还算勤勉的份上,在令君面前美言几句……

    nbsp县尉板着脸,一副大义凛然,哼!身为里正,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念你尚知悔改,主动交代,主动上交……暂且记下你这顿板子!待令君巡查过后,再行处置!滚下去,把乡里那些流言蜚语都给我压下去!若让令君听到半句乡间怨言,唯你是问!

    nbsp……

    nbsp……

    nbsp荀彧的巡查开始了。

    nbsp他轻车简从,深入乡里。

    nbsp但是他周边都是护卫,都是碰巧而来的地方官吏。

    nbsp他所到之处,看到的是秩序井然的粥棚,听到的是县吏们痛陈征粮不易,然为国分忧,不敢懈怠的慷慨陈词,翻阅的是清晰明白、分毫不差的账册。

    nbsp他甚至亲自走访了几户曾受委屈的富户,富户们面对荀彧的垂询,眼神闪烁,最终也只是含糊地说:些许误会……已经解决了,劳烦令君挂心。

    nbsp富户商贾怎么敢说实话?

    nbsp荀彧虽然贵为令君,也算是大汉朝堂之内屈指可数的顶层人物,确实如果说了实话,多少会畅快人心,处决一些官吏,但是往后呢?

    nbsp难不成这些富户商贾可以一辈子跟着荀彧走?

    nbsp但荀彧何等人物?

    nbsp那些临时搭建,摇摇晃晃的粥棚……

    nbsp那些乡民眼中深藏的恐惧……

    nbsp那些账册上过于干净的笔迹……

    nbsp那些县吏汇报时过分流利的言辞……

    nbsp还有富户们欲言又止的惶恐……

    nbsp这一切都如同蒙在明镜上的灰尘,清晰可见。

    nbsp他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大戏。

    nbsp他抓人。

    nbsp依据校事官秘密查访,以及小部分乡民隐晦提供的线索,他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几个撞在枪口上、民愤实在太大、证据相对确凿的胥吏……

    nbsp比如富乐县那个枷号老农的县尉。

    nbsp但是罪名不是苛捐杂税,而是苛虐百姓。

    nbsp以及那个索贿最明目张胆、被多人指证的仓曹掾史。

    nbsp但罪名不是收受贿赂,而是挪用军粮。

    nbsp咔嚓,咔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王县尉,李仓曹。

    nbsp人头落地,血淋淋地挂在城门示众。

    nbsp此举引得颍川官场震动,人人自危,但震动之后,是更深沉的潜流涌动……

    nbsp幸存的胥吏们私下里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nbsp看见没?令君抓的是出头鸟,是闹得太凶、吃相太难看的那几个。

    nbsp只要咱们手脚干净点,账做平点,别闹出人命官司,别让刁民聚众闹事,令君又能奈我何?

    nbsp是啊,他抓得完吗?这颍川上下几百号人,难道都杀了?大军还等着吃饭呢!离了我们这些跑腿的,谁来征粮?

    nbsp忍几天,熬过去!等令君回颍阴复命,这颍川的天,还不是咱们的?

    nbsp于是,在荀彧巡查期间,一切似乎都好转了。

    nbsp粥棚勉强维持着,征粮暂时按规矩进行,没有新的枷号,没有新的抄家,但那种深入骨髓的贪婪,并未消失,只是暂时蛰伏,等待着荀彧离开的号角声吹响。

    nbsp……

    nbsp……

    nbsp荀彧站在阳翟城头,望着这片看似平静下来的土地,眼神疲惫而沉重。

    nbsp他抓了几个蠹虫,杀鸡儆猴,暂时压制了最恶劣的暴行。

    nbsp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无法涤荡这积重难返的污泥。

    nbsp大军在前,他不能、也没有时间彻底掀翻整个颍川的官僚体系。

    nbsp他能做的,只是用雷霆手段,勉强为这片土地续上一口不至于立刻断掉的气,用稀薄的浆糊,勉强延缓那最终崩溃的到来。

    nbsp之前,只需要几个校事郎,就可以掀起一片腥风血雨,震慑一大片的区域,而现在呢?

    nbsp他亲自来了!

    nbsp大汉二千石!

    nbsp堂堂尚书令!

    nbsp可……

    nbsp又是如何?

    nbsp早些年,他可以说,再等等,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nbsp可是现在呢?

    nbsp他堂堂尚书令,颍川代表,到了颍川地面上,看到的,遇到的,又是什么?

    nbsp然后他居然要配合这些蠹虫演戏!

    nbsp耻辱啊……

    nbsp后人的智慧……

    nbsp哈哈!

    nbsp之前不解决,一味的拖延推诿,那只会越来越烂,越来越无法收场,直至轰隆一声……

    nbsp荀彧望着下方那片被暮色笼罩的田野。

    nbsp远处,几缕炊烟稀薄地升起,像是这片苦难土地上最后一丝微弱的呼吸。

    nbsp巡视啊,巡视,也就是巡视而已了……

    nbsp那些临时搭建的粥棚、那些堆砌整齐的账册、那些县吏们恭敬而虚假的汇报,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波波冲击着他早已疲惫不堪的心防。

    nbsp在巡视的途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在荀彧随从的默许下,颤巍巍地靠近。他浑浊的眼睛里没有多少对大汉良心的希冀,只有一种近乎绝望的麻木。

  &nb

第3709章 君子秉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