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战火四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有理由再隐忍不发了吧?道理确实是这样,可事实上湖口要塞的南唐水军现在才真的叫做一个动弹不得。
nbsp赵匡胤以及宋朝枢密院的那些军事参谋们很显然在开战之前就已经为湖口的这支驻军可能会有的举动做了各种预案,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当曹彬率领的水师将湖口要塞的十万南唐水军给甩在身后的那一刻起,整个南唐就被宋朝给死死地卡住了脖子。具体来说,此时的湖口驻军如果想去驰援金陵就两种法子,要么分兵,要么全军集体东进。如果是分兵,他们极有可能还没有到达金陵就被宋军在漫长的长江水道上分段袭扰直至全军覆灭,如果是全军皆起,那么宋军不但要捣毁他们的老巢,而且还会将如今的湖北和江西两地的南唐大片土地一口鲸吞。更悲催的是,即使你十万大军集体沿江东出,可宋朝在这一路上就会任由你大摇大摆地顺利到达金陵吗?如此一来,南唐免不了又要上演一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剧。
nbsp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湖口的驻军守护着南唐西面的半壁江山,一旦他们有什么闪失再加上金陵被围,南唐基本上也就离彻底完蛋不远了。因此,对于李煜来说,不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他绝不会轻动湖口的驻军。况且,他在这方面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假如在曹彬攻下采石矶之前他能大胆地走这步棋,那么他或许尚有胜算可言,可现在任何的补救措施都为时已晚。
nbsp面对近在眼前的亡国之祸,李煜除了开始加紧布置金陵城的防务,他还在“务虚”上面狠狠地秀了一把。李煜下令在金陵城里开始戒严,同时在南唐境内废除宋朝的开宝年号并改称这一年为甲戌年。这也就是说,我南唐从此就不再是你宋朝的臣子,我们现在是敌对且处于战争状态的两个国家。另外,为了守住金陵,李煜还下令让城中的男丁踊跃参军保卫都城,而凡是肯出钱出粮者朝廷也都将许以官职或爵位。
nbsp公元975年的春节来临之际,李煜和南唐的子民就是在这样的提心吊胆中度过的。新年刚过,不论是在国都金陵的周边还是在南唐的东面和西面都是一副遍地烽火的景象:东面的吴越国王钱俶带兵继续围困并猛攻常州,西面由王明统辖的宋军先是对鄂州的南唐军队大打出手,然后又在武昌城下大败南唐守军。驻军于池州的樊若水也没闲着,他命手下一小将王侁(shēn)带兵至宣州并在城下大败南唐的宣州守军。
nbsp这里请大家特别留心一下这个名叫王侁的年轻人,这人正是时任后周枢密使王朴的儿子。王朴堪称柴荣的肱骨大臣,先南后北的国策正是由他向柴荣提出来的,而赵匡胤也继承了由他和柴荣所制定的这个一统全国的战略计划。另外,此人还是开封城的城市规划者,开封城的城市布局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得记在他的头上,开封的漕运也有他的功劳。此人不但受到柴荣的器重和重用,就连赵匡胤都对其颇为敬重和忌惮,赵匡胤登基之后曾说过如果王朴当时还活着,那他绝对当不了这个皇帝。王侁因为其父的恩荫自然是少年得志,而他后来的履历证明他也确实有些本事,用现在的话来说他还算得上是一个有些本事和能力的官二代。
nbsp这时的王侁还只是在军界和政界初露头角,但这人今后将会因为一个人以及一件事而名留青史——以一种不光彩的方式。小说演义《杨家将》里的那位主人公的原型杨业之所以会死,这个王侁得负主要责任,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王侁也就不会有后来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此人真可谓是为中国的民间文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件事我们到时候再来细说,这里只需要稍微留意一下他这个人就行。
nbsp不得不说的是,这段时间的战事真的对《杨家将》这个故事有着很大的贡献,王侁出来了,《杨家将》里杨氏父子八人力战强敌血洒疆场的情节马上也要出来了,而这个事就要牵扯到曹彬了。
nbsp东面和西面的宋军在南唐的土地上打得火热,曹彬率领的主力大军显然也不能闲着,但他没有带着弟兄们去直击金陵,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肃清金陵周边的南唐军事力量。曹彬命令那位曾经带着三千骑兵打退了六万辽国铁骑的宋朝悍将田钦祚直扑金陵东南方向的溧水,在这里田钦祚遇到了一位在勇气上绝不输于他的江南硬汉——南唐都统李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这个李雄在史书上并没有多少笔墨去刻画和记录他的生平,甚至于他这个名字的影响力远不及与他同名的两晋时期成汉的皇帝巴氐人李雄,可他以及他的儿子们的事迹却将永载史册且彪炳青史。面对实力和战斗力明显占优的宋军,面对国破在即的危亡时刻,作为一个军人的李雄知道自己的宿命之日已经到来。
nbsp两军交锋,战阵动荡,宋军这边的攻势是锐不可当,李雄手下的万余名士兵则是惨遭蹂躏且死伤惨重。值此大军即将倾覆之际,李雄知道自己今日所面临的已是必死之局,他对自己身边的与他一同出战的七个儿子说出了他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南唐军人的最后一句话:“为父今天必死于国难,你们几个也要努力杀敌报国啊!”
nbsp说完,李雄纵马冲向了对面的宋军。他的这七个儿子也没有一个是孬种,见自己的父亲冲入了敌阵,他们也先后义无反顾地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冲入了战阵之中。一场惨烈的厮杀过后,李雄父子八人最后全都战死于战阵之中为国殉难!
nbsp壮哉!李雄!壮哉!李氏父子!
nbsp这就是现实版的“杨家将”以及真实的“杨门七子”。遗憾的是,明朝的那个叫熊大木的“文学家”把他们这一家子的英勇壮烈之举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架到了杨氏父子身上——连个姓氏都没给李家人留下。
喜欢。
第29章 战火四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