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四朝元老(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死,他要想在后宫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得另寻靠山。想来想去,她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在蜀川当官的叔伯,也就是当年狠心拒绝收留她们母女的张尧佐。要说张美人不恨张尧佐那是不可能的,可如果不是他当年的拒绝收留,那么张美人也就不可能会遇到赵祯,更何况她现在急需家族势力做自己的后盾,这个张尧佐是他唯一能够倚仗的人。张尧佐如果不是个傻子,那么他肯定会欣喜若狂地抓住张美人伸出的这一双可以为他带来无尽荣华的小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巧合的是,文彦博这时候也在蜀川。借着张尧佐和文彦博的这层关系和这场交集,再加上自己的父亲曾经是文彦博父亲的属下,张美人这才惊喜地发现文彦博原来也是她可以倚仗的一支重要势力。一番交通下来,张美人竟对文彦博以叔辈相称。

    nbsp什么叫珠联璧合?用这个词来来形容张美人和张尧佐以及文彦博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纽带可能有些不够准确,但却相当形象。文彦博和张尧佐都想在仕途上能够有更大的晋升空间,而张美人也需要利用他们的地位来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他们结合在一起无疑就是再完美不过的互惠双赢。

    nbsp文张二人当中最先通过这次合作而受益的是张尧佐。他先是被调入京城担任判登闻鼓院,然后就以坐火箭般的速度先后被晋升为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三司户部判官、天章阁待制、吏部流内铨、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端明殿学士,直到最后被任命为有着大宋“计相”之称的三司使。

    nbsp事实证明,有没有能力做官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你上面有人且不犯大错,那么你就能步步高升,哪怕你确实资质平庸——请原谅我说了实话。

    nbsp文彦博看到张尧佐突然间大红大紫能不心跳加眼红吗?显然不能!根据梅尧臣在《碧云騢》以及邵伯温在《闻见前录》里的记载,文彦博在成都为官的时候可没少派人去给张美人送礼物,而成都当时就有让宋朝的所有贵妇们都爱不释手的奢侈品——“蜀锦”。当然,文彦博送礼是以自己老婆的名义送的,夫人外交这种小门道中国的官老爷们早就玩得贼溜。然而,文彦博这样做在明面上是说得通的,他不是在很无耻地结交后宫的嫔妃以便为自己谋取利益,他这是在给自己的“侄女”送东西,这哪里扯得上是结交后宫?造谣和诽谤可是要负责的,这明明就是正常的亲情互动。

    nbsp这里先不说文彦博的这些有损其在正史里光明伟岸形象的“黑材料”,我们还是那句话,真正的正人君子在官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人见人夸但又谁都不想靠近的海瑞,要么就是看透了官场本质而又不想继续勇敢生活下去的陶渊明。一个能混到顶级权力圈并生存下来的人无一例外的都是权斗的高手,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正人君子,他若是能够在追逐功名利禄的道路中始终保留一份为国为民的公心就已经实属难得。

    nbsp要想更加形象和具体地了解文彦博这个人,我们还得说说他在成都为官时的两件“小事”,通过这两件事我们才能认识一个更加立体的文彦博。

    nbsp一件是文彦博杀人的事。在成都担任知州时,文彦博受邀前往当地驻军的官署大院和一群武官们打马球,众人正玩得兴起时突然听到外边有喧哗之声。文彦博命人前去查看究竟发生了何事,结果是一个伍长正在准备对一个犯事的兵卒进行杖责以示惩戒,可是这个小兵不服,他拒不受刑。文彦博把人找来问明了事情的原委后觉得这个伍长并没有做错,杖责是应该的。可是,即便是本地的最高首长亲自做了批示,但这个小兵仍然不服,这顿板子他就是不受。文彦博由此大怒,他直接以抗命之罪当着众人的面就把这个小兵给砍了脑袋。杀完人之后,文彦博招呼球友继续打球,直到比赛结束后才悠然回家。

    nbsp我们先不说文彦博这次杀人是否有些草率,但通过此事还是很容易看出文彦博与传统文官的差异。此人之果决和凶狠绝对不输于那些杀人如麻的武将,关键人家还有文化,这样的人绝对是一个狠人,甚至是比狠人还要多一点的狼人。文彦博毕竟是在战场里历练过的,虽然没有亲自杀敌,但死人堆显然是没少见。有这样的一个人坐镇成都,别说是那些文官,就连成都的那些骄横跋扈的大兵哥和他们的带头大哥都得心生畏惧,乃至是恐惧。

    喜欢。

第143章 四朝元老(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