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宋帝国兴亡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火速平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什么叫欺负老实人?这些所谓的正人君子和孔门弟子干起这事来丝毫不会输给那些地痞流氓。可是,这上面坐着的人如果换成了赵匡胤或者赵光义,这些人敢这样吗?

    nbsp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眼见赵祯如此忧心,又眼见身边的同僚个个都畏畏缩缩不敢出头,一个刚被赵祯所提拔并重用的人一咬牙站了出来。

    nbsp“陛下,臣愿往!”

    nbsp此人谁啊?参知政事文彦博是也!

    nbsp文彦博为什么要出这个头呢?他又为什么是在犹豫了很久才主动接下了这个重任呢?之所以要站出来扛雷,文彦博其实是受了高人的提点,而这个高人正是他的那个贵人——张美人。作为赵祯此时的红颜知己,张美人对赵祯的所思所想自然是知道得一清二楚,而赵祯如今最挂念的正是贝州的战事,他曾对张美人感慨道:“如果朝中有大臣能够尽快平定此次叛乱,朕就让他做宰相!”

    nbsp这种好事怎么可以让给外人呢?于是,张美人就想到了自己“叔叔”文彦博,这也才有了文彦博此刻在大殿之上的主动请缨。但是,打仗可非儿戏,文彦博从未带兵打过仗,倘若他这次不能平定贝州的叛乱,那么他不但当不了宰相,甚至有可能连这个副宰相也当不成,最后还得再次回到地方上去重新做人。然而,富贵险中求,文彦博最后还是决定要赌上一把。

    nbsp赵祯随即任命文彦博为河北宣抚使负责主理贝州的战事,而明镐则降了一级成了文彦博的副手。临走之前,文彦博向赵祯索要前方一切事务的专断之权,赵祯欣然应允。

    nbsp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呢?原来,文彦博早就知道战事之所以拖这么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枢密使夏竦有关。夏竦这个人有才有能力,但个人的个人修为实在是不敢让人恭维,在他之上的人他不服气,在他之下的人也不能比他能干,否则他指定从中给你使绊子。

    nbsp这次明镐出去平乱就让夏竦很是担忧,明镐一旦功成指定会被加官进爵,这样的话,他夏竦的枢密使之位就难保了。为此,明镐在前方每次向朝廷提出各种要求时都会被夏竦驳回,或者是打点折扣,其目的就是要让明镐在前方有劲儿使不上,最好是直接被罢了才好。可是,这事夏竦不想让别人干成,但他自己又没胆子去做,一个人的心理得扭曲变态到何等程度才能做出这等滑稽可笑的事?可身为朝廷顶级大臣且饱读圣贤之书的夏竦就是这么做了!

    nbsp为了避免重蹈明镐的覆辙,文彦博这才向赵祯索要了前方战事的便宜行事之权,也就是说他无论做什么事都可以临时机断而无需事事都要向上请示,这就从根本上断了类似夏竦这种人妄图背后使绊子的可能性。

    nbsp文彦博于公元1048年正月十六抵达贝州城下(也就是李元昊暴死的次日),而他最终只用了十余天就平息了此次叛乱,难道说他真的是战神吗?事实上,文彦博这次平乱颇有些摘果子的意思,而明镐则成了那个为他做嫁衣的老实人。

    nbsp到了贝州城下,文彦博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攻城办法,而是继续之前的那套北城日夜猛攻而南城则加紧挖掘地道的策略。叛军的防守重心完全被宋军在北城的攻势所迷惑,他们对于正在迫近的危险乃至是覆灭却浑然不觉。

    nbsp等到南边的地下通道完全贯通后,文彦博在军中精选了两百名勇士于深夜时分顺着地道衔枚而入。这一次宋军的这支小分队可就比之前那次专业多了,在禁军右班殿直曹竭的带领下,这些人成功地经由地道进入了贝州的南城,然后他们又成功地摸到了城楼上,在悄无声息地杀掉了叛军的警戒哨兵后,他们将绳索放下了城墙。片刻间,在漆黑的夜色中,贝州南城的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正在攀墙而上的宋军将士。

    nbsp激战就此爆发!

    nbsp正在北城与宋军激烈厮杀的王则突然得知南城已经被宋军攻破,他紧急命人增援南城,但这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宋军打开了南城的城门,大队士兵随即杀入城中。危急时刻,叛军祭出了自己最后的杀手锏以图挽回败局,他们的这个杀手锏正是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的火牛阵。不得不说这一招果然很奏效,在牛群的冲击下,争相入城的宋军顿时乱成一团。

    nbsp眼看战事又要功亏一篑,关键时刻,军校杨遂来了个擒贼先擒王,他举起手中的长枪对着冲在最前方的这头牛全力将其掷了过去,这一枪正中这头牛的鼻子。被这么一番虐待后,疼痛难忍的牛老大转过头就去找自己的老妈哭鼻子,其他的牛也跟着它往回跑。这下遭殃的人可就成了叛军,他们的队伍里可没有杨遂这样的标枪选手,他们就此被自己放出来的牛群给冲得四散奔逃,南城由此被宋军完全占领。

    nbsp眼见大势已去,王则率领残部打开了东面的城门准备弃城而逃,可他刚一出去,北城外的大队宋军就围了上来。鏖战之中,已经被逼入绝境的王则战力陡然增高,他竟然阵斩了前来堵截他的这支宋军的主将张茵。但是,北城外的宋军实在是太多了,王则的叛军尽管有一些人成功地突围而出,但大多数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俘虏里面也包括了王则本人。

    喜欢。

第146章 火速平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