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津源新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砚闻言,神情凝重起来。
nbsp“回县伯,津源县的武装按制分为三类……”
nbsp他拱手道,“第一类是县尉司刀弓手,共四百人,由县尉统领,负责县城防守和县域捕盗。都是本地抽选的壮丁,农闲集中操练,农忙轮流回乡务农,可惜武器都是老旧刀枪,铠甲不足百副;第二类是巡检司土兵,六百五十人,分驻县境东、西、南三个巡检司,专职防御边境要道,多是无地农户出身的募兵,战斗力比刀弓手强些;第三类是驿铺兵,五十人,驻守六个驿站和十二处递铺,主要负责传递公文军情。三类加起来,共一千一百人……只是这几年,县府拖欠饷银,这三类目前仅存的人手,不到三百……”
nbsp“一千一百……是满编?”
nbsp“不是满编。”
nbsp沈砚回答道,“按《大乾兵防令》,县域丁口每两千人可募兵一百,且弓手、土兵总额不得超过县域丁口的十分之一。津源县现有丁口一万八,按制的话,满编可以招募到一千八百人左右。但有两个实际难处……”
nbsp说到这里,沈砚眉头皱了起来。
nbsp“一是兵源,这几年津源连年受灾,壮丁要么外出逃荒,要么在家侍弄薄田养活家人,招募刀弓手,根本凑不齐名额;二是饷银与器械,一千八百人的话,光月饷差不多要九百两,现在县里银库亏空得厉害,根本无法承担,更别说还有刀枪、铠甲、箭矢的缺口……”
nbsp林川沉吟片刻,问道:“如果,饷银和器械,都由我来全额承担……”
nbsp沈砚一愣。
nbsp他本就头脑聪慧,马上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nbsp林县伯这是想扩军?!
nbsp他愣了足足两息。
nbsp青州卫所的员额有限,朝廷对军户、兵额管控极严,林县伯要想增强实力,只能从地方乡勇和县域武装上想办法。津源县地处青州南部,又是边境大县,本就有扩充防御力量的由头,若是铁林谷全额承担开销,既不占用朝廷军饷,又能名正言顺地练出一支队伍,将来关键时刻,这支一千八百人的力量,就是林县伯的嫡系!
nbsp想通这层关节,沈砚的呼吸急促起来。
nbsp身为一县之主,他是个文官,对带兵打仗是一窍不通的。
nbsp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扩军这件事的敏感。
nbsp不过津源县既是林县伯的封地,县伯又是如此爱民如子。
nbsp就算有些不合规,只要能给县里百姓带来福祉,他就没什么意见。
nbsp沈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震动,躬身道:“县伯英明!若是您能全额承担,那津源扩军的最大难处便迎刃而解!只是……兵源的问题,还需细细谋划。”
nbsp“哦?你有什么主意?”林川问道。
nbsp沈砚答道:“回县伯,津源今年接收了近两千名流民,其中青壮就有八百多人。这些人流离失所,若是能给他们一口饭吃、一份安稳营生,定会拼死效力。另外,工坊建成后,会有不少农户在工坊务工,其中身强力壮的,也能从中挑选。咱们可以立下规矩:入队者,每月除饷银外,工坊还优先录用其家眷。这样一来,不仅能招到兵,还能留住人!”
nbsp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上次西梁军攻城时,那些自发登城防守的青壮,有不少是猎户、樵夫,身手矫健、胆气过人,下官已经着人登记了名册,只要许以饷银,他们肯定愿意加入。这几股力量凑在一起,定能招满名额。”
nbsp林川闻言,笑着点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流
第474章 津源新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