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菏泽啊菏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的轮子在青石板路上滚出轻响,布包里的柿饼蹭着笔记本,偶尔传来纸页摩擦的细碎声。
nbsp宾馆是三层小楼,木门上的铜环擦得发亮,门楣挂着“牡丹宾馆”的木牌,刻着缠枝牡丹纹样。前台的大姐戴着老花镜,抬头看见他们就笑:“小姑娘来啦?是要二楼靠窗的房?”王红梅点头,邢成义把身份证递过去,指尖扫过柜台边的玻璃罐,里面装着炒瓜子,是菏泽本地的大粒葵花籽,壳上还沾着点盐粒。
nbsp拿了房卡上楼,楼梯铺着暗红的地毯,踩上去没什么声响。二楼的走廊挂着老照片,有八九十年代的菏泽街景,还有牡丹花开时的盛景,照片边角泛着淡淡的黄。走到203房,王红梅插卡推门,一股淡淡的桂花香飘过来——窗台摆着个白瓷瓶,插着两支干桂花,是宾馆特意放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邢成义先把行李箱靠在墙角,拉开拉链取东西:给爹娘买的茉莉花茶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张师傅给的药膏得摆在床头,还有那本菜谱笔记本,他顺手放在床头柜上,翻到“板栗烧鸡块”那页,想着刚才喝羊肉汤时,邻桌大爷说炖鸡加把黄芪更补,便掏出口袋里的笔,在页边添了行小字。
nbsp“先洗把脸吧,热水很足。”王红梅说着,拧开卫生间的水龙头,温水哗哗流出来,带着点淡淡的硫磺味——菏泽的水偏硬,却有种踏实的乡土气。邢成义用热水敷了敷左手腕,药膏的温热混着水温,酸胀感慢慢散了。他瞥见洗手台旁摆着块胰子皂,是老牌子的“蜂花”,泡沫细腻,洗得手又滑又软,像小时候娘给她用的那种。
nbsp歇了会儿,王红梅拉着他去楼下吃晚饭。宾馆斜对过有家小馆子,招牌写着“菏泽家常菜”,玻璃门上贴着红底黄字的菜名:糟鱼、粉皮鸡、辣炒大肠。找了个靠窗的桌坐下,王红梅点了糟鱼和凉拌藕片,又加了碗玉米糁粥:“糟鱼是用湖鱼做的,刺都炖烂了,你左手不方便,吃这个省事。”
nbsp菜很快端上来,糟鱼装在粗瓷盘里,鱼皮泛着酱红,筷子一夹就碎。邢成义尝了口,鱼肉软嫩,带着点酒香,果然没有硬刺。凉拌藕片撒着芝麻,脆生生的,酸中带甜,解腻得很。玉米糁粥熬得稠厚,喝一口暖到心口,他想起在BJ时,食堂的粥总稀得像水,忽然觉得这碗粥格外香。
nbsp吃完饭往回走,街上的灯笼都亮了,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上,晃出细碎的影。路过一家卖烤红薯的摊位,铁皮桶里的红薯冒着热气,甜香飘得很远。王红梅买了两个,递给他一个:“趁热吃,甜得流油。”邢成义剥开焦黑的外皮,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咬一口,甜糯的滋味在嘴里散开,烫得他直哈气,却舍不得停口。
nbsp回到宾馆,王红梅把窗户开了条缝,晚风带着街对面花店的月季香飘进来。邢成义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楼下的行人:有挽着胳膊散步的老两口,手里拎着刚买的春联;有骑着电动车的年轻人,车筐里装着给孩子买的烟花;还有卖糖葫芦的大爷,扛着草把子,吆喝声随着风飘过来,带着点沙哑的温柔。
nbsp王红梅从包里掏出块绣着牡丹的手帕,递给他:“给你擦手,我娘绣的,说菏泽的牡丹最艳,绣在手帕上吉利。”邢成义接过来,手帕上的牡丹针脚细密,红得鲜活,他想起家里衣柜里,娘也有块类似的手帕,是当年爹送她的定情物。
nbsp洗漱完躺下,床垫软乎乎的,盖着的被子晒过太阳,带着点棉絮的暖香。王红梅翻了个身,轻声说:“明天早上带你去吃煎包,巷口那家的牛肉煎包,底焦得脆生,咬开还冒汁。”邢成义“嗯”了一声,看着天花板上的吊灯,暖黄的光晕让他想起BJ出租屋的灯泡,冷白刺眼,远不如这里的温柔。
nbsp迷迷糊糊间,他听见窗外传来几声鞭炮响,细碎的,带着点试探的热闹——是有人提前开始盼年了。左手腕还残留着药膏的温热,鼻尖萦绕着桂花和红薯的甜香,身边是王红梅平稳的呼吸声,邢成义忽然觉得,这一晚的菏泽,比任何时候都更像“家”——不是某个具体的屋檐,而是这份踏实的暖意,和身边人的陪伴。
喜欢。
第二百六十六章 菏泽啊菏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