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植物纷纷变异,还说是正经农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章 明年不能这么种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自20世纪70年代起,基于长期积累下来的农学经验,亨氏成立了新的子实体,专门专注于种子领域的开发研究项目。

    nbsp该项目旨在推广覆盖全链条式的植物种植指导计划,帮助农民朋友在非转基因方式下提高单产水平和改善果实品质。

    nbsp作为世界上消耗未加工型新鲜蔬菜的最大买方群体,亨氏拥有着最为丰富完整的遗传基因库、生产基地及物流网络设施。

    nbsp亨氏采取互利模式,每年向合同供应商发放六十亿颗优良杂交后代的番茄植株幼苗,然后再予以回购成品,以实现合作共赢。

    nbsp在整个过程中,从土样检测直至果实收割,每一个环节均经过层层筛选把控,同时不断进行各种味觉测试,以调整配方。

    nbsp通过长达一个世纪的专业知识累积,掌控着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能力,让公司在面对原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形势时能够从容应对,并实现自始至终的高品质保障。

    nbsp从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新兴势力涌现出来尝试瓜分市场份额。

    nbsp尽管它们未能真正撼动亨氏的龙头位置,却迫使后者不得不做出相应改变来降低成本,比如略微减少瓶子重量去除背面标签等方式节省开支。

    nbsp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改变,仅仅是取消了瓶子背面标签这一个小动作,就帮公司省下了700万美元。

    nbsp从小处入手降低成本,哪怕销售总额保持不变,亨氏的利润也能提升20%。

    nbsp不仅如此,亨氏还开始采用机械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使员工总数从1987年的人减至2013年的人。

    nbsp但每个人平均创造的销售额却增长到了原来的三倍,达到36万美元;平均每个员工带来的利润也从9000美元涨到了3万美元。

    nbsp到1999年,亨氏跻身全球第四大食品品牌之列,排在可口可乐、麦当劳和雀巢之后。

    nbsp进入新世纪后,亨氏的增长步伐有所放缓。

    nbsp原来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让亨氏缺少继续前进的动力。

    nbsp再加上连锁超市合并与渠道话语权增强,亨氏面对的竞争加剧。

    nbsp此外,它也没能很好地顺应人口变化的趋势,从而错失了一些发展机会。

    nbsp在此背景下,加上家族内部分歧严重,时点亨氏家族持股降至不到4%,家族与企业的联系也愈发疏远。

    nbsp不过,亨氏公司的历程仍在延续。

    nbsp正当众人对其未来抱以悲观态度之际,股神巴菲特出手,给这家老字号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nbsp2013年,在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及3G资本以280亿美元将亨氏收入囊中,完成了食品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例之一。

    nbsp两年后的2015年3月,卡夫食品由于表现不佳选择与亨氏联手成立第五大食品饮料企业——卡夫亨氏公司。

    nbsp根据协议内容,卡夫的原股东将在新机构里占股49%,而亨氏方面则是51%的比例。

    nbsp谈到这次合作,巴菲特表示:“这是按照我的思路操作的一个项目,把两个顶尖玩家结合起来的同时创造了更大价值。”

    nbsp他们希望通过整合双方在婴儿食品及调味品方面的优势资源,加强采购力量,强化供应链掌控力,并通过引入先进人才与管理方式,激发新的活力。

    nbsp然而,任何宏伟蓝图都不可能马上变为现实。

    nbsp事实上,目前两家都在处理食品质量安全挑战,特别是在健康生活方式盛行的今天,主打高热量商品路线的卡夫亨氏,业绩与股价自2018年以来出现了显着下滑。

    nbsp直到现在似乎还没有迹象表明两者已找到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nbsp江木曾经研究过的这种番茄,具备成长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

    nbsp尤其是可以在家中阳台上轻易种植。

    nbsp味道方面,更是还原了童年记忆中的那份酸甜软糯。

    nbsp这样的食材用来做酱确实不错,但是说实话,如果要专门为制作酱料定制,还有不小的改善空间。

    nbsp结合亨氏的经验教训,江木有了明确方向。

    nbsp理想的番茄酱原料需要最新鲜、口味恰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营养健康。

    nbsp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与品质,只有提供真正有益于健康的美食才可能赢得未来市场。

    nbsp于是江木着手对番茄进行改良,除了保持其快速生长特性和良好口感外,更加强调保鲜与天然营养价值。

    nbsp改良完成后,江木并未急于在市场上推广种子本身。

    nbsp他计划建造一座工厂来自行加工成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可控。

    nbsp在他的构想中,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nbsp先种植出优质番茄,再深加工,最后通过合适渠道售卖出去。

    nbsp凭借如今集团的实力基础,整个项目应该不存在太大障碍。

    nbsp……

    nbsp某个村落!

    nbsp代忠立承包了500亩地。

    nbsp主要是种西红柿。

    nbsp说实话,种菜虽然比种粮食稍微赚多点,但也挣得不容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有时候还会亏本。

    nbsp因为菜价很不稳定。

    nbsp有时候卖得贵,有时候又贱得要命,甚至白送给人都没人要。

    nbsp特别是最近几年,神农集团发展起来,搞出了许多蔬菜种子。

    nbsp普通人家只要买点种子回家一撒,第二天就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nbsp这样一来,很多人也不去菜市场买菜了。

    nbsp种菜这活变得越来越不赚钱。

    nbsp他快要撑不住了。

    nbsp“明年不能这么种了。”

    nbsp代忠立坐在田边,叹了口气。

    nbsp眼神里透着满满的担忧。

    nbsp要是不种菜,还能种啥呢?

    nbsp改种粮食?

    nbsp问题是种粮食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nbsp辛辛苦苦一年,每亩地也只能挣个一二百块。

    nbsp如果没有国家补贴的话,恐怕连这点钱都捞不到。

    nbsp“忠立啊,原来你在这儿,我刚给你打电话都没接。”

    nbsp远处来了个中年汉子。

    nbsp“哦,手机没电了。”

    nbsp代忠立答道,“找我有事吗?”

    nbsp“村主任让大家开个会,还特意说要你到场。”

    nbsp“知道是啥事不?”

    nbsp“我不清楚。”

    nbsp“好吧。”

    nbsp代忠立跟着这个人到了村委会。

    nbsp看到已经聚集了许多乡亲,大多数是些留守在家的老人们。

    nbsp村里的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

    nbsp毕竟留在村里确实赚不了多少钱。

    nbsp代忠立向几位村民打听了一圈。

    nbsp大家都不知道发生了啥。

    nbsp但大家都挺好奇。

    nbsp等孙可鑫村主任见到代忠立,朝他点点头,接着拿起喇叭说:“安静一下,现在有个消息给大家宣布。”

    nbsp村长直接说到:“今天早上,神农集团的人联系了我,他们打算租用我们村的土地,出的条件相当好。”

    nbsp“有两种方案。

    nbsp一种是直接出租土地,租金每亩1000块。”

    nbsp话音刚落,大伙儿一下子就沸腾了。

    nbsp“一千块一亩?我没听错吧?”

    nbsp“太棒了!!”

    nbsp“果然是神农集团,真是财大气粗!”

    nbsp要知道,眼下几乎没人愿意种地,即便种也没啥好赚头。

    nbsp普通地块最多只能租300一亩,差点的地方只能收到200。

    nbsp而那些稍好一点的地也才能拿500元一亩。

    nbsp但如果是1000元一亩的话,那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了。

    nbsp要知道就算是自己种粮食,忙活整整一年,一块地最多也就挣一千左右。

    nbsp听到这里,江有心得跳了起来。

    nbsp他手里有500亩地,要是转手租出去,一年至少也能拿到五十万。

    nbsp远超以前种植西红柿所得的收益。

    nbsp不过,毕竟见过世面,他压制住了心中的激动,追问了一句:“还有第二种办法是啥呢?”

    nbsp村长解释道:“第二种就是签合同帮他们种西红柿。”

    nbsp“到时候他们会负责回收,种得多收入就高。”

    nbsp“按照他们的算法,咱们提供人力物力土地,平均下来一亩地能赚到两万元,所以我推荐采用这种方案。”

    nbsp听完第二套方案后,所有村民都兴奋不已。

    nbsp这个方案确实要比前一个更吸引人。

    nbsp第一个方法虽然每年都固定给钱1000,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和普通土地租金相比,一般土地流转顶多三五百而已。

    nbsp但神农集团给出的租金却是一千。

    nbsp高出不少。

    nbsp这种方式好处就在于省心省力。

    nbsp只需要把土地交给他们,别的什么都不需要管。

    nbsp坐等着收钱就行。

    nbsp然而,另一种则完全不同。

    nbsp与神农签约帮助他们种植。

    nbsp农民需自投劳动。

    nbsp可最终收获也会大大增加。

    nbsp根据村长所说,利润可以达到前一种方式二十倍。

    nbsp即每亩每年进账两万元。

    nbsp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

    nbsp通常一家有几亩地,少则两三亩,多则四五亩。

    nbsp以五亩为例,单靠种植就可以收入十万。

    nbsp这在过去简直想都不敢想的事。

    nbsp因此许多人半信半疑。

    nbsp“这事儿当真么?”

    nbsp“真有这么好的待遇?”

    nbsp“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竟然轮得到咱?”

    nbsp”该不会是个骗局吧。”

    nbsp“是呀,神农不会坑咱们吧?”

    nbsp“条款确实是太优厚了...”

    nbsp村民们既希望是真的,同时也怀疑是否真实可信。

    nbsp毕竟这件事听起来实在太难以置信。

    nbsp“你们想想,骗你们干啥?”nbsp村委会领导大声道,“神农有多大的名堂?全国顶尖

第303章 明年不能这么种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