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革新定策,朝野同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夜幕如墨,浓稠地铺展在皇城的每一寸角落。宫墙之内,万籁俱寂,唯有御书房中烛火熠熠,宛如寒夜灯塔。

    nbsp赵翊身着常服,眉头微锁,目光牢牢钉在案头那堆积如山、关乎军制改革的密折上。

    nbsp在他身旁,丞相李纲神色凝重,手指轻轻叩击桌面,陷入沉思;老王爷赵颢则剑眉紧锁,魁梧的身躯透着久经沙场的威严,周身散发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

    nbsp“殿下,军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诸多细节,仍需从长计议。”李纲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坚定,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与沉稳。

    nbsp赵翊抬眸,目光中闪烁着锐意与果决:“丞相所言极是,但如今局势紧迫,我朝军队若想在风云变幻的时局中拔得头筹,改革已是刻不容缓。”

    nbsp赵颢重重地点头,声如洪钟:“殿下圣明!老臣戎马半生,对旧军制的弊病了如指掌。

    nbsp此次改革方案,分工明确,协同作战能力大幅提升,实乃强军之基、安国之本!”

    nbsp三人就此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从军队的架构编制,到指挥系统的运作,从士兵的日常训练,到后勤补给的统筹,每一项细节都被逐一剖析、反复权衡。

    nbsp随着商讨的深入,赵翊的眼神愈发坚定,他明白,经过这一夜的头脑风暴,军制改革的蓝图已然清晰成型。

    nbsp翌日清晨,天色微明,熹微的晨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文武百官已身着朝服,神色各异,鱼贯步入朝堂。

    nbsp他们交头接耳,言语间满是对今日朝会的揣测与好奇。众人按品级站定,朝堂内瞬间安静下来,只余轻微的衣袂摩挲声,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皇帝的到来。

    nbsp不多时,一阵庄严肃穆的钟鼓声响彻大殿,赵翊在一众太监,稳步登上龙椅。

    nbsp他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声音沉稳有力:“今日朝会,本宫有军国大事要宣布。经过朕与李丞相、老王爷军整晚的商讨,我朝军制改革方案现已尘埃落定。”

    nbsp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惊讶与好奇。

    nbsp赵翊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有条不紊地阐述起军制改革的细节:“此次军制改革,将保留各军区元帅之职,下设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等单位。具体编制为,每个军编制5万人左右,由军长统领;下辖3个师,每个师人,师长负责指挥;下辖3个旅,旅级单位6000人,旅长为最高指挥官;下辖3个团,团编制2000人,团长坐镇;下辖3个营,营级单位600人左右,营长统筹;下辖3个连,连级单位200人,连长率领;下辖3个排,排有60人左右,由排长管理;下辖3个班,每班20人,班长负责。如此一来,军队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作战时协同配合也将更加流畅高效。”

    nbsp话音刚落,武将阵营中便爆发出一阵激动的声响。

    nbsp折可适满脸通红,难掩兴奋,迫不及待地向前一步,双手抱拳,高声说道:“殿下此计妙绝!这军制简直就是为决胜疆场量身定制,权责清晰,协同有序,我军战力必将如虎添翼!末将毫无异议!”

    nbsp呼延庆亦是满脸兴奋,用力点头附和,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折将军所言极是,有了这般合理的编制,咱们上了战场,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他武将们也纷纷附和,有的不住点头,有的摩拳擦掌,仿佛已然看到了未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nbsp反观文臣阵营,起初也是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之声不绝于耳。

    nbsp但随着武将们的高声赞同,他们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礼部尚书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军制改革虽与文臣集团的直接利益并无冲突,但毕竟关乎军队这一国之重器,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动荡。然而,看着龙椅上赵翊那坚毅的目光,再想到下个月中旬太子即将登基,此时若贸然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思量再三,他轻叹一声,向前一步,恭敬说道:“殿下圣裁,老臣以为此方案切实可行,并无异议。”

第149章 革新定策,朝野同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