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西夏归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道圣旨宣读完毕,李彦仙接过圣旨仔细收好,又对那内侍道:“有劳公公跑这一趟,辛苦你了。”说着,便让随从奉上银两。
nbsp内侍眉开眼笑地接了,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带着小太监策马离去。
nbsp“大人,这……”李进看着内侍的背影,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茫然。
nbsp李彦仙拍了拍他的肩膀,笑意里带着几分揶揄:“陛下自有深意。
nbsp银川公主是西夏的象征,这桩婚事,是安抚西夏民心的良策。
nbsp你就安心领旨吧。”他话锋一转,神色重归严肃,“眼下要紧的是接受兴庆府。
nbsp传令兵已经下去了,各单位准备得如何了?”
nbsp提到正事,李进立刻收敛心神,挺直了腰板:“回大人,各师都已待命,只等城门开启。”
nbsp“好。”李彦仙点点头,再次望向兴庆府城门,“该来的,总会来的。”
nbsp他话音刚落,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吱呀作响的沉重声响——那是兴庆府的城门正在缓缓打开。
nbsp起初只是一道缝隙,透出城内模糊的人影,紧接着,缝隙越来越大,两扇厚重的城门终于完全敞开。
nbsp城门口的吊桥被缓缓放下,“哐当”一声落在护城河对岸的石板上,激起一阵尘土。
nbsp最先出现在城门下的,是西夏国主李乾顺。
nbsp他穿着一身素色锦袍,头上的王冠已不见踪影,只束着一根简单的玉簪。
nbsp往日里眉宇间的倨傲早已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不甘,有无奈,却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nbsp他身后跟着西夏的文武百官,一个个都穿着朝服,却无一人佩戴印绶,神色或沮丧,或麻木,唯有几员老将,还挺着脊梁,眼神里透着几分悲壮。
nbsp李乾顺走在最前面,步伐不快,却很稳。
nbsp他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统治西夏的最后时光里。
nbsp到了吊桥中央,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高坡上的李彦仙和李进,目光在大宋军阵上扫过,最后定格在李彦仙手中那份明黄的圣旨上。
nbsp“李乾顺参见钦差大臣李大人”李乾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nbsp李彦仙从高坡上走下来,绯色官袍在军阵中格外醒目。
nbsp他身后跟着两名随从,一人捧着圣旨,一人捧着空托盘——那是为接收西夏国玺准备的。“李国主免礼。”
nbsp李彦仙站在吊桥前,距离李乾顺不过数步之遥,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李国主,你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实乃党项之幸。”这是他心里话,因为作为党项人同时也是大宋军长的他,太明白西夏和大宋差距是多大,如果负隅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nbsp李乾顺深吸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nbsp他侧身对着身后的大臣们挥了挥手,一名老臣连忙上前,双手捧着一个锦盒,递到李乾顺手中。
nbsp李乾顺接过锦盒,双手托着,缓缓走向李彦仙。
nbsp他的手指在锦盒上顿了顿,那上面雕刻着西夏的图腾,曾是他权力的象征。
nbsp此刻,他却像是捧着一块滚烫的烙铁,指尖微微颤抖。
nbsp走到李彦仙面前,他双膝一弯,竟直直跪了下去。
nbsp“罪臣李乾顺,参见大宋钦差大人。”
nbsp他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却强忍着没有落泪,“西夏……愿举国归顺大宋。”说罢,他打开锦盒,里面静静躺着一枚玉玺,玉质温润,上面刻着西
第356章 西夏归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