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燕京停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靖康元年七月十二,骄阳似火,烤得大地蒸腾起阵阵热浪。
nbsp一支玄甲劲旅正踏着尘土滚滚的官道向北行进,甲叶碰撞的铿锵声与马蹄踏地的闷响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原野上远远传开。
nbsp近卫军的骑士们身姿挺拔如松,鎏金的盔缨在烈日下闪烁着耀眼的光,即便汗水已浸透了内衬的衣衫,他们依旧保持着严整的队列,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将队列中央那辆装饰并不奢华却气度非凡的马车护得密不透风。
nbsp马车的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轻掀开,露出一张年轻却带着几分沉稳的面庞。
nbsp宋帝赵翊探出头来,望着前方地平线上那道逐渐清晰的城郭轮廓,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nbsp他身着一件月白锦袍,领口袖边绣着暗金龙纹,虽未穿龙袍,那股与生俱来的帝王威仪却丝毫未减。
nbsp几日的奔波让他眉宇间带着些许倦色,但此刻望着那座即将抵达的城池,倦意中又透出几分审视与期待。
nbsp“快到了?”他侧头看向身旁,声音带着几分旅途的微哑,却依旧沉稳有力。
nbsp坐在他身侧的慧妃耶律余衍正临窗而坐,手中轻摇着一把描金团扇。
nbsp她今日穿了一袭淡紫色的宫装,裙摆上绣着缠枝莲纹,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如同泛起的涟漪。
nbsp听到赵翊的问话,她转过头来,清丽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那双明亮的眼眸如同含着秋水,看向窗外的城郭轮廓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那曾是她故国的土地,如今却已是大宋的疆土。
nbsp“看这轮廓,该是燕京了。”
nbsp耶律余衍的声音轻柔悦耳,带着些许异域口音,却吐字清晰,“陛下前几日还一心想着尽快赶回汴京,怎么这会反倒不急了?”
nbsp赵翊笑了笑,伸手理了理锦袍的袖口,动作从容不迫:“本是急着回去处理邕州知府的人选,那地方地处南疆,位置关键,知府一职空缺不得。
nbsp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前日大舅哥宗颖递了折子,说愿毛遂自荐前往邕州。
nbsp他既有这份担当,又熟悉地方事务,有他去,朕倒也放心了。”
nbsp说起宗颖,耶律余衍的脸上也露出几分赞许:“宗颖文武双全,有他坐镇邕州,陛下确实能省不少心。”
nbsp赵翊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越来越近的燕京城,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既然回去的事不那么急了,倒不如趁这机会,在燕京好好逛逛。
nbsp你可知道,这燕京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
nbsp耶律余衍微微侧头,眼中带着好奇:“臣妾只知燕京是北方重镇,却不知其具体的来历与分量,还请陛下为臣妾讲讲。”
nbsp赵翊抬手示意车夫放慢车速,一边望着城外的风光,一边缓缓道来,声音中带着对历史的追溯:“这燕京,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名为‘蓟,是召公奭的封地,算是北方最早的诸侯国都城之一,那时起,它就成了中原王朝经略北方的起点。”
nbsp他顿了顿,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轮廓,继续说道:“到了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的都城,燕昭王曾在此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邹衍等贤才汇聚于此,让燕国一度强盛,成为‘战国七
第369章 燕京停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