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阀:我以钢铁洪流碾碎列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移民见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乾国内,一条从京城通往柳城的铁路上,一列列火车在上面飞驰着,但是这条铁路的修建史就是大乾国的一段血泪史。

    nbsp在几十年前大乾与东瀛人的那场大战失败后,西方列强们都开始争夺大乾国内的铁路筑路权,京柳铁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高卢人获得筑路权的情况下征召大乾本地的劳工在压迫之下建成的。

    nbsp但是在十几年前西南将高卢人赶出大乾国,再加上北方不少能人志士的支持下,大乾朝廷收回了这条铁路的所有权,这条铁路成为了大乾国内最繁忙的铁路,这条铁路更是京城与西南两地联系的唯一一条铁路。

    nbsp自从西南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状态之后,大乾各地的百姓都开始往西南迁徙,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有数千万的百姓迁往西南,而西南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人口的需求更是越多越好。

    nbsp西南几个月前与高卢人的那一战大获全胜,更是将这场人口大迁徙推上高潮,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百姓利用各种方式前往西南,这些前往西南的老百姓成为了西南快速发展的一大助力。

    nbsp百姓大规模的迁到西南也引起了大乾朝廷的注意,消息传回皇宫时,小皇帝勃然大怒。

    nbsp京城皇宫内,御书房房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光泽。小皇帝一把将刚刚传上来的奏折摔在地上,稚嫩的脸上因愤怒而泛起一抹红色。

    nbsp34;反了!都反了!34;他还略显稚嫩的声音在殿内回荡,34;短短两年,数千万百姓逃亡西南!你们这些饭桶是干什么吃的?!34;

    nbsp殿内跪了一地的大臣,额头紧贴地砖,在场的所有人无人敢抬头。户部尚书战战兢兢地回道:34;陛下息怒,实在是西南那边待遇优厚,百姓愚昧,被蝇头小利所诱。34;

    nbsp34;放屁!34;小皇帝一脚踢翻跪着的户部尚书,户部尚书一下被踢的趴在地板上,34;陆震山和陆绍远那两个逆贼!朕早晚要将他千刀万剐!34;

    nbsp首辅大臣徐阶见小皇帝发了这么大的火,小心翼翼的说道:34;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阻断百姓前往西南之路。34;

    nbsp小皇帝眼中闪过一丝狠毒:34;拿西南没办法,难道朕还治不了这些刁民?34;他猛地站起身,向身旁的人说道:34;传朕旨意:

    nbsp第一,即日起《西南日报》列为禁品,私藏、传阅者以通匪论处!第二,京柳铁路停止客运,只准运货!

    nbsp第三,调新军十日内封锁所有通往西南的要道,擅闯者格杀勿论!34;

    nbsp就在朝廷禁令下达的前一天,朱益堂站在京城火车站的月台上,他紧了紧身上的衣服。他身后,妻子抱着熟睡的小女儿,两个儿子正兴奋地围着行李打转。

    nbsp34;老爷,咱们真的要走吗?34;一位跟他家几十年的老管家最后一次问道,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还泛着一串泪光。

    nbsp朱益堂拍了拍这位老管家的肩膀,从怀中掏出一份《西南日报》:34;李伯,你看看这上面写的。西南的工厂日夜开工,农民家家有地种,孩子都能上学,如今的京城还有什么?除了达官贵人的车子,还有那些趾高气昂的洋人,就是一些苟活着没有任何希望的老百姓,最后剩下的就是堆积在路边的乞丐了。34;

    nbsp老管家叹了口气,没再说话。他知道老爷说得没错,朱家的商行这半年来门可罗雀,不仅仅洋人来了不给钱,连那些往日挥金如土的官老爷们都开始赊账了。

    nbsp34;呜——34;汽笛声划破晨雾,一列黑铁皮的火车缓缓进站。车头上34;京柳线34;三个斑驳的铜字在朝阳下闪着一道道微光。

    nbsp34;上车吧。34;朱益堂抱起小女儿,领着家人走向车厢。他最后回望了一眼他家中几代人生活过的京城,此时京城灰蒙蒙的天空,他的内心里竟然没有一丝留恋。

    nbsp进入车厢里的时候,车厢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朱益堂找到自己的位置带着家人们坐下。坐在他们对面是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此时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nbsp34;这位先生也是去西南?34;朱益堂试探着问道。

    nbsp年轻人抬起头,露出一张书生气的脸开口说道:34;是啊,准备去到西南大学任教。在下姓陈,之前在京师大学堂中教书,这位先生你也是去西南的吗?。34;

    nbsp朱益堂回道:“是啊,如今在京城生存不下去了,准备去西南碰碰运气,找点活路。”

    nbsp那位读书人听见后,他压低声音说道:34;先生所见略同,我也是因为在京城遇到种种阻碍,才动身前往西南的,现在京城里没有学术自由,听说最近好像准备连《西南日报》都不让看了。34;

    nbsp朱益堂眼睛一亮,从怀中掏出那份报纸:34;您也看这个?我就是看了上面的报道才决定去西南的。34;

    nbsp陈先生看见遇见同道中人了,开心的说道:34;上面写的确实不假。我有个同窗在西南教育厅任职,来信说那边的小学生都在新学,而且西南大学里实验室的设备不仅仅比京师大学堂还先进,更是能和西方列强的实验室比肩了。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火车突然晃动了一下,缓缓启动。朱益堂望着窗外逐渐后退的京城,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这条铁路时的情景。

    nbsp那时他还是个少年,跟着父亲去津城做生意。那时候经过正在建造的铁路工地,他看见那高卢人的工程师带着傲慢的笑容,用生硬的大乾话说成这条铁路将34;帮助大乾进步34;。对待那些劳工更是如同草芥,而朝廷派来的监工只会点头哈腰和仗势欺人。

    nbsp34;爹,为什么铁路要让洋人修?34;年幼的朱益堂曾这样问。

    nbsp父亲赶紧捂住他的嘴:34;别乱说!这是京城的皇上批准的34;

    nbsp如今二十年过去,高卢人早被赶出了西南,但这条铁路依然是大乾最繁忙的交通线,如果不是西南生产的布匹、药品等物资对朝廷还有用,恐怕连这条铁路也保不住。

    nbsp34;各位乘客请注意,列车即将抵达保城站34;乘务员的声音打断了朱益堂的回忆。

    nbsp火车减速驶入保城站,他看见火车站的站台上挤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大多背着破旧的包袱,眼神呆滞地望着火车。还有不少面黄肌瘦的孩子向着打开车门的火车跑来,向下车的乘客伸着手乞讨。

   &nb

第65章 移民见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