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2章 少不当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单单百姓也禁不起这么摧残,更别说楚国在一旁虎视眈眈了。

    nbsp“对于滔河水患一事,几位爱卿可有何想法?”宣帝看着三人道。

    nbsp“滔河水患?”

    nbsp三人一时哑然,这滔河水患发生已久,户部和工部为此没少出钱出力,可是直到现在也只是略微控制罢了,想要彻底解决,谈何容易。

    nbsp自古专业的事,就要专业的人来做,作为大宣最通水的都水监,都对这滔河水患无能为力,他们三人又能有什么办法。

    nbsp只是这般想着,萧靖远突然想起不久前在乡试策论改制一事,而被张治提起的王平。

    nbsp按照当时的话,他若是没有记错的话,张治曾说王平在乡试中所写的治水之策,已经达到了这些年都水监治水过程中,所摸索出的水平。

    nbsp想到这,萧靖远拱了拱手,便开口道:

    nbsp“陛下,这些年以来,工部都水监为了治理滔河水虽灾尽心尽力,但到现在也只是微微控制住而已,完全达不到解决的目标。”

    nbsp“微臣知道,微臣这话虽有辱没功臣之嫌,可都水监作为我大宣最善治理水灾之部门,都对这滔河水患无能为力,即使如此,那微臣想,是不是该再找一些懂治水之人,不拘泥身份,年龄,帮助都水监治理水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萧靖远话说到最后,三人已经明白,他心中已经有人选了,董舒脑中若有所思微微点头,戴昼试探性的开口:

    nbsp“萧大人,若是心中有人选,不妨直说?”

    nbsp“当然,因为策论改制一事,陛下和两位在不久前也应当听过他的名字。”

    nbsp萧靖远点了点头,站起身朝着宣帝拱了拱手。

    nbsp“你是说,王平?”

    nbsp戴昼脑中立马浮现出当日大殿上,张治为王平争论的画面,可想了想,他随即又摇了摇头,道:

    nbsp“萧大人,若是本官没记错的话,王平今年还未加冠,年方不过十七,况且就算张治提起王平的治水之策,已经与都水监一些治水之法不谋而合,可既然都水监无办法,王平又怎么说的准呢?”

    nbsp“本官不反对你的提议,王平确实极有才华,此子不但算学水平极高,乡试中那篇关于田亩的策论也做的极好,若是可以本官都想在王平中进士后,把此子调到户部来好好培养。

    nbsp“可王平年纪太小,又只是个举人,若是让他去治水,若是治理好也罢,若是治理水患出现问题,那不但朝廷要劳民伤财,还会连累滔河两岸百姓啊。”

    nbsp“咱们身为朝廷重臣,不能不考虑后果吧。”

    nbsp闻言,萧靖远惊诧的看了戴昼一眼,摇了摇头就要开口,就听御案之后,宣帝开口打断道:

    nbsp“王平年纪过小,关于让他治水一事,暂时作罢吧。”

    nbsp“微臣明白。”

    nbsp萧靖远闻言虽是有些不甘,但只好拱手回道,毕竟戴昼说的不错,关于百姓之事,却是不好轻易下决定。

    nbsp有些事不破不立,可破了就再难立了。

    nbsp几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关于滔河水患之事,许久也没商议出一个章程,最终还是由董舒提议,让都水监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趁着汛期还未到,一点点改变滔河水患最为急发处,再慢慢寻找解决根治之法。

    nbsp大宣颔首,又派人召来了工部尚书张哲,得到可行的意见后,便安排工部着手此事,又让张哲赶紧作出南淮道税收平灾的折子。

    nbsp等几人走了,宣帝又拿起奏章,一边批阅一边询问起思无涯这些日子关于京中所发生的事。

    nbsp听到琅琊郡公府的管家,竟然开始在外城寻找好位置购置地皮,倒是惹起了宣帝的兴趣。

    nbsp毕竟这琅琊郡公一向节省,竟然会花费这般大的价钱买地皮,倒是颇不容易。

    nbsp见状,思无量却摇了摇头,笑着道:

    nbsp“陛下,根据密谍司传来的消息,这位马管家似乎并不是为了琅琊郡公府购置地产。”

    nbsp“那是为了谁?”宣帝瞥了眼思无量疑惑道。

    nbsp“听说是为了王平,此子想要在长安开设一个剧院。”

    nbsp“剧院?”

    喜欢。

第472章 少不当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