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休假种田搞基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来个没见过的流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晨光给青云村医馆的飞檐镀上金边时,言悦瞳摇着湘妃竹扇,带着四个侍女、两个随从跨进医馆大门。彩绘梁柱下,新挂的nbsp“悬壶济世”nbsp匾额还散发着桐油香,穿浅蓝短打的导医姑娘立刻迎上来,发髻上的艾草香囊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nbsp第一天试营业,导医台的姑娘们安排了八位,多?不多,一种新的看诊就从今天开始,肯定有很多人表达不清楚、看不懂、不认字,就必须隔半个时辰统一讲解一次;防止病患焦躁,直接上大分,整整八个。

    nbsp喇叭一响,医院最狂:“来医馆看病先别急着往诊室冲,听我细细说!咱医馆为啥要搞分诊呢?就好比去集市买菜,卖菜的、卖肉的、卖布的都有自己的摊子,这样大家才能买得快、买得清楚。看病也是一个理儿,把不同毛病的人分开,大夫才能专心给您瞧病,少走冤枉路!

    nbsp进了医馆大门,先找穿浅蓝色衣服、戴艾草香囊的导医姑娘,就我这样的,在医馆一进门就能看见啊。您甭管是头疼脑热、腰酸背痛,还是吃坏了肚子,只要把不舒服的地儿和症状告诉她,她立马就能给您指条明路。比如您家娃娃发烧咳嗽,导医姑娘就知道这归儿科管;要是您干活时扭了脚,肿得老高,那妥妥是外科的事儿。

    nbsp接着,导医姑娘会递给您一个竹制号牌,上面刻着科室名字和号码;另外还有一本只有您能用的病历本。这号牌就像您进诊室的nbsp“通行证”,拿着它按指示去对应的诊室等着就行。内科看的是肚子痛、咳嗽、气喘这些毛病;外科专治摔伤、骨折、长疮;要是您家小娃娃生病了,就去儿科;牙齿痛、嘴巴烂,那得找口腔科;大姑娘、小媳妇有啥难言之隐,妇科的大夫专门解决。

    nbsp等叫到您的号,就可以进诊室看病啦,竹牌继续拿好千万别丢了,拿药的时候要用!医生问诊,也将会单独为您写一本病例,nbsp要是您不识字也别慌,医馆到处都画着大图标,跟着地上的脚印图案走,或者问身边的导医,保管能找到地儿。抓药的时候也一样,您将竹牌和历交给药房的人员,他会根据医师开的药告诉你药的价钱,你就交钱、拿药。药方上看不懂的字,药柜上都有对应的大标签,抓药的小厮眼疾手快,称药、包药麻利得很,还会给您画好煎药的步骤图,一看就明白!以后看病,照着这个流程来,保准顺顺当当!”

    nbsp“嘿,真别说,清楚明白。”

    nbsp“那不就是以后我不同的病症是不同的医生看?”

    nbsp“请安静,我这里需要很严肃的说病历的事情,听我说,乡亲们可能会问,来看个病为啥还要专门弄个本子记着?这好处可多了去了,听我慢慢给您说说nbsp——

    nbsp第一,病情变化全记清,不怕大夫问漏嘴

    nbsp就说王大叔去年来看咳嗽,当时张大夫在病例本上记了nbsp“入秋着凉,咳白痰,夜间加重”,还画了个小烟袋提醒您戒烟。今年您再来的时候,哪怕换了李大夫接诊,翻开本子一看就知道:“哦,您这是老毛病了,去年用过什么药,有没有见效,啥时候犯的病,清清楚楚!”nbsp要是没这个本子,您自己说不定都记混了,“去年是春天咳还是秋天咳?吃的是苦药片还是甜膏子?”nbsp大夫问一句您卡壳一句,耽误看病不说,万一记错了药名,那可就麻烦大了!

    nbsp第二,头疼脑热都存档,家族毛病早提防

    nbsp刘婶子家的闺女第一次来瞧月事不调,导医姑娘专门在病例本首页画了个nbsp“家系图”。您猜怎么着?原来刘婶子年轻时也有这毛病。李大夫一看就明白了:“这可能和家族体质有关,以后得定期来做检查!”nbsp要是没有这本子,姑娘说不定觉得nbsp“我年轻,扛扛就过去了”,等到毛病严重了才发现,耽误的可是自己的身子!病例本就像个nbsp“健康日记”,把您和家人的毛病都记下来,大夫能提前给您打预防针,“下次再来时记得查查这个指标,别等疼起来才着急!”

    nbsp第三,抓药服药有凭据,再也不怕吃错药

    nbsp张大哥上次拿了治胃病的药,回家路上把药方弄丢了,急得直冒汗。好在病例本上记着药方子:“党参三钱、白术二钱、茯苓四钱……”nbsp抓药的小厮照着本子一核对,分毫不差!更贴心的是,本子最后几页还画着nbsp“服药日历”——nbsp周一把药煎好,周二早上喝半盏,晚上喝半盏,周三复诊……nbsp看不懂字也没关系,画着太阳就是早上,画着月亮就是晚上,还画了个小药碗提醒您nbsp“别空腹喝”。上次王二婶按本子上的图画吃药,再也没忘了时辰,病好得比以前快多了!

    nbsp第四,走亲串友带

第133章 来个没见过的流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