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抗日卖军火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7章 毫米加农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林毅挑眉拿起文件夹,封面上nbsp“591nbsp式nbsp130nbsp毫米加农炮”nbsp几个字刚入眼时,他还漫不经心,可当他翻开第一页,目光扫到参数里面nbsp“发射杀爆弹射程30公里,底部排气增程弹时最大射程38公里”nbsp那行参数时,手指猛地顿住,之前的随意瞬间被惊喜取代,连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了些。

    nbsp他顺着参数往下看,越看心里越热:这591nbsp式nbsp130nbsp毫米加农炮采用单筒身管,炮口装着双室制退器,能把后坐力削减近nbsp40%;炮架是液压制退机配弹簧复进机,行军时能把炮身转nbsp180nbsp度贴在炮架上,缩短行军长度;

    nbsp弹药除了常规高爆弹,还能发射杀爆燃榴弹、A型远程杀爆榴弹、B型远程杀爆榴弹、底部排气增程弹、反坦克子母弹、箭式榴霰弹、烟雾弹、照明弹。”

    nbsp在现代炮兵武器体系中,底部排气增程弹(简称nbsp“底排弹”)与火箭增程弹是实现火炮射程突破的关键弹种。

    nbsp二者通过不同技术原理将普通炮弹的射程提升nbsp20%nbsp至nbsp50%,但这种性能跃升并非无代价nbsp——nbsp其采购价格普遍比同口径普通炮弹高出一倍以上,同时为适配增程结构,战斗部装填的炸药量往往会减少,形成nbsp“射程提升”nbsp与nbsp“成本、威力”nbsp之间的核心权衡关系。

    nbsp从技术原理来看,两种增程弹的结构复杂性直接推高了制造成本。底部排气增程弹的核心是在弹丸尾部加装一个由燃气发生器、排气孔、点火装置组成的底排装置。

    nbsp发射后,底排装置内的燃料缓慢燃烧,产生低压燃气持续排出,填补弹丸尾部的真空区,大幅降低空气阻力(可减少nbsp30%nbsp以上的底部阻力),从而延长飞行距离。

    nbsp这一过程需要高精度的燃料配方(通常为烟火药或复合燃料)、耐高温的金属壳体,以及与弹丸飞行姿态匹配的排气控制技术nbsp——nbsp仅底排装置的零部件数量就比普通炮弹多nbsp1520nbsp个,且燃料纯度、壳体加工精度要求远高于普通弹体,单这一部分的制造成本就比普通炮弹增加nbsp40%nbsp以上。

    nbsp火箭增程弹则采用nbsp“火炮发射nbsp+nbsp火箭助推”nbsp的双重动力模式,弹丸尾部集成了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当弹丸飞出炮口、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后,火箭发动机点火,通过喷射高速燃气为弹丸提供额外推力,进一步加速并延长射程。

    nbsp这种设计的技术门槛更高:火箭发动机需要微型化的点火控制系统、高能量密度的固体推进剂(如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以及能承受火炮发射时高温高压的发动机壳体。

    nbsp此外,为避免火箭推力影响弹丸飞行稳定性,还需在弹体上加装姿态修正组件nbsp——nbsp这些精密部件的制造成本占比超过弹体总成本的nbsp50%,直接导致火箭增程弹的价格比普通炮弹高出nbsp倍,部分高精度型号甚至达到nbsp2nbsp倍以上。

    nbsp成本的攀升还体现在生产流程的复杂性上。普通炮弹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弹体铸造、炸药装填、引信装配,工序相对标准化,生产线通用性强;

    喜欢。

第887章 毫米加农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