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调船南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夜笼罩大地。
nbsp百余骑趁着夜色悄悄向东疾驰,在距离天津城大约二里处停下,然后牵着马继续前进。
nbsp马嘴上套上了嚼子,马脚上也裹上了布,以求将一切动静降到最低。
nbsp借着星星点火,金声桓看着远处的三岔河码头。
nbsp作为天津最繁华,也是最繁忙的码头,这里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关键节点,北上的漕船,南下的商船都在这里停靠。
nbsp之前张家玉、王燮所率明军撤离时将所有在码头的船只全部转移到了南方,并一把火烧了码头。
nbsp但码头基础还在,经过清军的清理,码头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正常运行。
nbsp再加上当时时间紧急,明军所能转移走的多是官船。
nbsp而百姓多困苦,一艘船往往是百姓一家的生计所在,因而当时很多百姓都暗中把船隐藏了起来。
nbsp因而,实际上天津周边还是保留了不少船只的。
nbsp但这些船只多以小船为主,只有少数属于商户的大船。
nbsp清军来后,各种威逼利诱,将大小船只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nbsp而清军利用这些船只转运粮草,运送货物,建立了从徐州到天津的漫长的水上通道,节省了不少人力。
nbsp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船只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清军需求。
nbsp以至于现在已近二更,仍有码头工人在忙碌,把各种军需物资搬上或者搬下船只。
nbsp金声桓看完,脸色间满是欣喜,悄声下令道:“告诉兄弟们都先睡觉,等到后半夜再行动。”
nbsp林业悄悄来到金声桓旁边,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军门,情况不对,直沽码头那里突然多了很多兵卒。”
nbsp金声桓脸色难看,怒声道:“你昨天不还说那里只有少量孱弱护卒吗?”
nbsp林业十分委屈,“昨天的确如此。但今天不知为何突然就…”
nbsp张彪插嘴道:“老大,是不是清军发现了我们的行踪?”
nbsp金声桓摇了摇头,“不可能。若是如此,清军在此处的守备不可能如此松懈。若论重要性,三岔河码头可比直沽码头重要多了。”
nbsp元朝重视海运,南方漕粮多通过海路运输。
nbsp明初沿用元朝海路运输,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逐渐放弃,最终完全采用内河运输漕粮。
nbsp这造就了三岔河码头的繁华和直沽码头的衰落。
&
第582章 调船南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