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御门听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一早,蒙蒙晨色中。
nbsp崇祯坐着鸾驾,前呼后拥来到皇极门(今故宫太和门)。
nbsp走下鸾驾,鸿胪寺礼乐四起。
nbsp“皇上驾到!”
nbsp崇祯迈着帝王专属步伐,朝着檐下金台走去。
nbsp于御座坐定,礼乐停止,鸿胪寺高唱百官入班,司礼监众监于金台旁站立。
nbsp丹陛两侧阶梯及广场四周,站满了大汉将军,煞是威风。
nbsp文武众臣沿御道两侧碎步快行,文在左武在右,组成数列队形。
nbsp前面的行至丹陛处驻足,随即整个队伍止步,浩浩荡荡井然有序。
nbsp“百官行礼!”
nbsp“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nbsp“平身!”
nbsp“皇上口谕,百官起!”
nbsp大臣再次高呼:nbsp“谢吾皇万岁!”
nbsp而后朝臣们起身矗立,偌大广场中鸦雀无声。
nbsp崇祯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人数起码五六百。
nbsp天还没大亮,万幸无风,不然非得鼻涕喷嚏一把抓。
nbsp这种阵仗有意思吗?有卵用!
nbsp明代早朝规矩很多,都是在殿外广场举行。
nbsp皇帝坐于门檐平台上,称作“御门听政”。
nbsp朱元璋规定,凡在京官员无论品级,都可以上朝奏事,赴京述职者也要上朝。
nbsp有的帝王懒政,早朝几乎形同虚设。
nbsp过去的崇祯比便宜祖宗还勤政,自登基便重拾早朝,且非常重视。
nbsp除早朝之外,大朝(正旦、皇帝生日等)、朔望朝(每月初一、十五)在宫殿内进行,仅为礼节性朝拜,不谈国事。
nbsp北京降水较少,如遇雨雪天气,则顺延改期。
nbsp早朝都是在广场上举行。
nbsp包括后来的螨清同样如此,仅殿门不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nbsp这时鸿胪寺几个官员,扯起嗓子一一传递:
nbsp“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nbsp随后,约莫有三成官员出列,再度跪拜行礼,而后陆续退出御道,转身离去。
nbsp崇祯心中冷哼,特么的。
nbsp这跟网红打卡有啥区别?
nbsp摆个造型拍张照,代表老子来过,可没有逃朝,皇帝你可别扣老子的俸禄!
nbsp不多时队伍中一官员咳嗽一声,快步走到丹陛前:
nbsp“臣督察院御史光时亨,有本启奏!”
nbsp光时亨?崇祯嘴角抽抽,这不就是9年后竭力反对南迁那家伙吗?
nbsp这个苟日的,老子穿越上朝第一天就碰到,有点意思。
nbsp此人以前进过几次言,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印象不深,看这家伙要玩什么名堂。
nbsp崇祯开口道:
nbsp“准奏!”
nbsp光时亨清了清嗓子,非常庄重的样子:
nbsp“启奏陛下,陛下三日前出宫,臣甚感痛心。
nbsp陛下如此之举,乃不顾圣人教诲,不顾苍生社稷!
nbsp臣谏言陛下反省思过,休要再如此做作!
nbsp并对所作之事下罪己诏书,以鞭策自身,警醒后世君王!”
nbsp“臣复议!”
nbsp“臣复议!”
nbsp“......”
nbsp又走出两个御史两个给事中,高声附和。
nbsp不用多猜,一看就是温党怂恿小官出头,试图扰乱视听,进而揣摩圣意。
nbsp凤阳那么大的事儿不说,抓老子小辫子,入你老母!
nbsp崇祯淡淡一笑,随口问:
nbsp“光爱卿,你是哪一年进士?登科名次几何?”
第20章 御门听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