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攘外必先安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以往圣上性格多变,长期听不进去逆耳之言,令孙承宗一时语塞。
nbsp察觉到异样,崇祯浅笑道:
nbsp“爱卿但说无妨!”
nbsp“遵旨!”
nbsp缓了缓,孙承宗深吸一口气,有些硬着头皮地说道:
nbsp“陛下,为今之计,不外乎十个字,方可让大明起死回生!”
nbsp说完低下头,等待数年前早已习惯的怒火。
nbsp“起死回生”四个字,是他故意说的。
nbsp今日皇帝太反常,根本不是以前的样子,他得知道皇帝究竟是何心态,也就适当进行试探。
nbsp崇祯当然明白,微微一笑:
nbsp“爱卿直说便是,朕洗耳恭听,无论提及何种事端,朕恕你无罪!”
nbsp见圣上无异样,还这般说辞,孙承宗放心不少,便大胆说道:
nbsp“其一,攘外必先安内,其二,开源节流!”
nbsp崇祯点头,看来孙承宗的确有两把刷子,一下子就直中要害,示意他说下去。
nbsp“辽东防线固若金汤,建奴想要突破,难于登天,袭扰我朝只能绕道。
nbsp以微臣之见,建奴今年南下几率不高,最大可能应在明年,朝廷便有年余光景,集中力量对付流寇!”
nbsp崇祯来了兴趣。
nbsp按照历史轨迹,建奴确实要待明年秋天,才第三次大规模入关,故意一问:
nbsp“爱卿何以作出如此判断?”
nbsp“回禀陛下,皇太极野心极大,如今草原各部被其征服五六成,去年窃取我朝钱粮,如虎添翼。
nbsp这厮必然以此为根基,继续一统草原,稳固大后方,待北地尽入他手,以此贼欲望,断不会满足汗位。
nbsp登基称帝乃大势所趋,此贼登基之时,便是再度叩关之日!”
nbsp啧啧啧,战略家就是战略家。
nbsp完全与历史轨迹大相径庭,崇祯佩服得五体投地。
nbsp“那依卿之见,如何集中力量剿灭流寇?”
nbsp孙承宗拱了下手:
nbsp“西北、中原、长江以南,兵力空虚,朝廷不足以抗衡,流寇之所以轻易攻入凤阳,便是如此。
nbsp然其兵力看似庞大,实则可战之兵不超过四成,流贼流窜区域太大,如若按以往分兵抗衡,容易疲于奔命,让其钻空子。
nbsp须在此基础上,至少增兵十万,集二至三路兵力,择势力庞大者,步兵牵制骑兵突击,压缩其生存空间。
nbsp再将其重创乃至歼灭几部,余者自然气焰大减,届时朝廷便可变被动为主动,最后大获全胜!”
nbsp“哈哈哈,好一句变主动为被动!”
nbsp崇祯很高兴,与自己构想大差不差,为当下最有效之法。
nbsp流寇几起几落,用兵上归根结底,便是机动力量太少,看似有二三十万兵力剿贼,分守各个地方后,机动兵力常常仅有几万人。
nbsp几万对付流贼数十万,根本做不到一锤定音,到头来流寇越剿越多。
nbsp这当中,问题其实出在决策层,原主一直视建奴为心腹大患,以为农民起义跟前宋差不多,不会伤及根基。
nbsp大量兵力银钱投入到辽东,反而忽视腹心之患,以致尾大不掉。
nbsp如今二人不谋而合,思路在最高层面达成统一,攘外必先安内,此言甚妙。
nbsp孙承宗,大才矣!
喜欢。
第36章 攘外必先安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