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此一时彼一时[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上一卷是起死回生触底反弹,第二卷属于一个崭新的开始。
nbsp在下将第二卷起名为“继往开来”,预示崇祯将大明全面开花迈出了第一步后,向更高的阶梯整装待发。
nbsp今日也很忙,但断更的事在下绝不愿意,除非不得已。
nbsp紧赶慢赶,为看官们奉上三千字大章!
nbsp......
nbsp“大汉将军何在!”
nbsp殿中安静得可怕。
nbsp很多人都有一种不祥预感,开年第一朝说不定会见血。
nbsp“在!”
nbsp几名如狼似虎的大汉将军拱手。
nbsp“黄景昉目无君上,着剥除詹事府少詹事一职,太子不需要此等顽固教授,给朕滚回翰林院去!
nbsp身为朝廷命官信口雌黄如同泼妇,不责罚不足以以正视听,拖去午门杖四十,打!”
nbsp“遵旨!”
nbsp“陛下,臣不服!臣就算顶撞君上,也不致四十杖......”
nbsp大汉将军如同拎小鸡子,将黄景昉拖了出去,就算他吼破喉咙其实也卵用没有。
nbsp崇祯是谁?他可是言出必行的主,四十杖确实是他自登基起数量最多的杖刑。
nbsp以往一般二十杖,打三十杖都很稀少,黄景昉已经很幸运,没让用心打就算烧高香了。
nbsp“昏君,暴君,太祖啊,你睁眼看看啊......”
nbsp直到到了殿外广场,黄景昉都还直嚷嚷,飘入殿中的声音让大多朝臣心有余悸。
nbsp崇祯双拳紧握,微眯双眼望向殿外。
nbsp换作大半年前,黄景昉纯粹找死,但如今的他已经不想动不动就处斩谁了。
nbsp他要将这类极度守旧的人留着,用一系列事实去啪啪打脸,如此才最有意义。
nbsp“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督察院左右都御史、大理寺卿、锦衣卫指挥佥事级、科学院三品官,以上人等速去东暖阁!”
nbsp冷冷一句御音飘出,天子起身拂袖而去,全然不顾事务有没有议完。
nbsp今日原本是一场总结加展望朝会,结果出现一颗老鼠屎,心情瞬间全无。
nbsp崇祯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以掐掉心中之火,再继续下去的话,他不敢保证会不会杀人。
nbsp“退朝!”
nbsp“恭送陛下......”
nbsp朝臣们悻悻而去,有些人恨得牙痒痒。
nbsp一场朝会弄了个虎头蛇尾,最终以打板子收场。
nbsp狗日的黄景昉选今天作甚,老子都还没给天子汇报工作呢,狗日的,真不是东西!
nbsp也有一些人心中暗自窃喜,幸好自己比较看得清风向,也赶不上黄景昉那般刚烈,否则打屁股的说不定就是自己。
nbsp当今天子不喜欢启用挨过杖责的朝臣,那些挨过的人不是死就是命运多舛。
nbsp御史们至今还在地方吃土,六科言官都被派去了危险前线,实在太不划算了。
nbsp靠杖责获取名声已经无用,这一大明“优良传统”彻底沦为过去式。
nbsp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nbsp“臣等拜见陛下!”
nbsp“卿等免礼,赐坐!”
nbsp“谢陛下!”
nbsp东暖阁中。
nbsp崇祯恢复了正常神采,就像啥事儿没发生过一样。
nbsp当中臣子大多都至少半年未见了,由不得他多看了几眼。
nbsp待小黄门给众人每人放上一杯茶,崇祯才缓缓开口。
nbsp“孙先生!”
nbsp“臣在!”
nbsp“此乃朕从福建带回之铁观音,此茶在贡品当中亦极其稀有,孙先生尝尝,大家都品一品。”
nbsp“多谢陛下!”
nbsp臣子们端起茶杯,崇祯也细细品了一嘴。
nbsp当下乌龙茶工艺尚未完全推广开来,武夷山红袍与铁观音同属后世乌龙茶系列,只是在工艺上或多或少有些差别。
nbsp茶道自唐宋大肆兴起,大明各个阶层都喜好茶叶,这也是茶道风靡东方并向西方延伸的根源。
nbsp“诸位爱卿,味道如何啊?”
nbsp“回陛下,此茶清香扑鼻回味悠长,别有一番风味!”
nbsp“陛下,臣以为乃茶中极品矣!”
nbsp“......”
nbsp崇祯微微点头,前世的他也非常喜欢铁观音的香味。
nbsp去年福建进贡过几盒,但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nbsp年前郑芝龙进献了几十斤,饮过后才品出了几百年后的味道,说明福建乌龙茶制作工艺尚处于参差不齐状态。
nbsp放下茶杯,崇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nbsp“茶叶是好东西,既解渴又修生养性!
nbsp我朝茶叶、生丝、丝绸制品与瓷器,乃我华夏智慧结晶,国人喜欢番外蛮夷同样喜欢。
nbsp如今临海城池开海数座,与外藩贸易从地下正式走向台面,朕以为该对此类物品进行出口管控,大明既要卖但也要限定数量!”
nbsp“以陛下之意,我大明奇货可居,放眼天下仅此一家,实乃稀世之珍,可予待价而沽?”
nbsp孙承宗拱手,随即答道。
nbs
第1章 此一时彼一时[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