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争论不休[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倪侍郎,你有不同意见吗?”
nbsp倪元璐一怔,出班道:
nbsp“陛下,臣没有意见,只是......只是......”
nbsp“支支吾吾作甚,直说!”
nbsp“陛下恕罪,臣遵旨!”
nbsp倪元璐深吸一口气,天子前段时日单独召见过他,说的话令他无地自容。
nbsp天子还不计前嫌,升他成礼部右侍郎兼京师大学堂祭酒,这份大度再度令他汗颜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这一年来自己种种作为实在迂腐不堪,诏狱里他想了很多,大明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旧思维早已行不通了。
nbsp“陛下,朝鲜臣服我大明近三百年,我朝于此国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无数。
nbsp神宗朝两度抗日援朝,大明儿郎流血牺牲,国库消耗殆尽,还直接引发奴儿崛起,此等藩国若再行国祚有失偏颇!”
nbsp“那依卿之见不该立新王啰?”
nbsp崇祯淡淡道。
nbsp“臣没有想好,然不立肯定胜过新立!”
nbsp“陛下,臣以为倪侍郎所言极是,如今朱总督经略朝鲜,此国之西人党势必处于上风!
nbsp为以绝后患,完全可以撤销朝鲜王室,改成我大明之行省!”
nbsp新任兵部尚书吴珄慷慨陈词,这一番话让朝堂瞬间炸锅。
nbsp大明原本无行省一词,各地都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这个词是皇帝上个月才提出来的,算是承接蒙元旧制。
nbsp崇祯心中暗笑,这吴珄有点意思,是个刺头啊。
nbsp在他心目中将朝鲜变为行省只是时间问题,今日之所以要把这档子事儿放在朝会上讨论,便是想看一看朝堂舆论走向。
nbsp“陛下,臣以为万万不可!”
nbsp“陛下,我大明虽乃堂堂宗主,然一旦收为行省即代表侵吞他国,于汉家礼仪不符啊。”
nbsp“有何不可,身为宗主便有行事之权,岂是小国能够左右!”
nbsp“李倧瞻前顾后虚与委蛇,建奴墙则投建奴,大明儿郎强势登陆则重依大明,此等不忠不义之徒,拿来何用!”
nbsp“......”
nbsp一众大小文官叽叽喳喳,瞬间分成两派。
nbsp内阁、军机处、其它各部尚书侍郎们冷眼旁观,尤其了解天子的人,更是默不作声。
nbsp要论大明花在朝鲜身上的心血,确实超过任何一个行省。
nbsp别说收入囊中,即便将朝鲜国永世为奴作补偿都实属应该。
nbsp要争论就争论吧,崇祯无动于衷,让喜欢辩论的臣子找回点曾经的感觉,就当过过嘴瘾。
nbsp天子有纵容的意思,皇家事务司礼官也没有过问,文官们开始表演了。
nbsp足足两刻钟过去,两派互不相让,唇枪舌战愈演愈烈。
nbsp大明文官真特么带劲,崇祯终于听厌烦了,给蒋德璟使了一个眼色。
nbsp“肃静!肃静!”
nbsp争论声渐渐停息下来,不少人粗气直喘,先前可累得够呛。
nbsp“朕也不想多说,老规矩,认可收回李氏职权设朝鲜为行省者站左边,反之则站右边!”
nbsp崇祯眯着双眼,听臣子吵架没点免疫力还真不行,真不知以前是怎样熬过来的。
nbsp十余息功夫后,朝堂上泾渭分明。
nbsp赞成者超过八成,嚷嚷半天就是十来个小官瞎逼逼。
nbsp摇头自嘲,崇祯笑道:
nbsp“看来朕确立新律法一点无错,按新律法之规定,今后朝廷将设立明镜台衙门。
nbsp尔等想提出治国之策,想要发表高论,明镜台便是尔等大展拳脚之地!”
nbsp内阁及六部少数知情者忍俊不已,佩服天子果然睿智。
nbsp大明朝堂吵了两百多年了,光靠堵并非长久之计,天子也不是听不进忠言之君。
nbsp设一个衙门供他们吵,看究竟吵成个啥样。
nbsp“不过朕有言在先,往后无论争辩结果如何,均需以投票表决为准,就像你们现在这般。
nbsp朕允许不同意见,然若想靠少数人之意撼动大事,以致无限期拖延不了了之,朕绝不容许!”
nbsp一众臣子听得懵懵的。
nbsp又是明镜台又是投票,天子语气不善说得非常清楚,只有静待下文了。
nbsp“孙先生!”
nbsp“臣在!”
nbsp“即刻向朝鲜国下旨,收回敕封金册大印,贬朝鲜王室为民,将朝鲜设为我大明最新行省!
nbsp由朱大典担任朝鲜首任总督,总领朝鲜一切军、政事务,改朱大典部为禁军第七军!
nbsp即日起撤销山东都督府,由东征都督府全盘接管山东军务!”
nbsp“臣遵旨!”
nbsp“朕看就由倪侍郎跑一趟,去宣扬我天朝国威吧!”
nbsp“臣遵旨!”
nbsp朝堂喧闹尘埃落地,崇祯一锤定音。
nbsp那些持反对意见者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天子此般想来绝非一时兴起,恐怕早都在酝酿了。
nbsp二十多人对阵七十多人,天子和高官全站一方,以所谓礼仪去左右政事,真的行得通吗?
喜欢。
第32章 争论不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