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大明1635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四喜临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甚妙,甚妙!”

    nbsp东暖阁中崇祯露出一丝轻蔑,接着满脸堆笑。

    nbsp见天子这番模样,都知晓是好消息,几名重臣翘首以盼。

    nbsp“李指挥使!”

    nbsp“臣在!”

    nbsp“给大家念一念吧。”

    nbsp“遵旨!”

    nbsp李若链在天津呆了这么长时间,就等着这份奏报,当收到军情处六百里加急,便马不停蹄将密奏送达御前。

    nbsp奏本中的内容让臣子惊叹,禁军厉害,水师也不差,关宁军雄风不减当年。

    nbsp想想大明过往历次败仗中,各路人马死道友不死贫道,最终还不是死的死散的散谁都不能幸免,常常令人痛心不已。

    nbsp如今不一样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大会战,各路儿郎同心协力,团结才是力量啊。

    nbsp“孙先生!”

    nbsp“臣在!”

    nbsp“朕拟将此事登报大肆宣扬,此乃我大明一雪前耻之战,朕看就由先生发表一篇高论,为大明儿郎再次正名!”

    nbsp“臣遵旨!”

    nbsp“另外朕觉得该着重提几句,让当年反对筑城那帮人看看,先生之付出绝非空耗国库!”

    nbsp“陛下,这......”

    nbsp舞文弄墨对于孙承宗来说手到擒来,但天子要让他提当年那一茬,不由心中感慨万千。

    nbsp天启年间孙承宗经略辽东时可谓千夫所指,在大凌河周边耗费大量银钱筑新城固老城,引得上上下下怨声载道。

    nbsp有因便有果,却也因此稳固住关宁防线,为今日获胜奠定出不可磨灭的坚实基础。

    nbsp“先生无需多虑,解铃还需系铃人,一国之计岂能坐井观天只顾眼前,需放眼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去看待问题。

    nbsp先生力促先帝定下巩固辽东诸城之国策利在千秋,那人人得儿诛之的魏忠贤也为国库搞来银钱,方得以形成。

    nbsp历史需要用时间去检验,我大明士大夫太自私自利,当初看似权宜之计,实则不得不为之。

    nbsp先生所受委屈得以了却大半,待辽东全部重归大明之手,定叫过往迂腐之辈愈加汗颜!”

    nbsp“臣多谢陛下!”

    nbsp孙承宗很感动,天子旧事重提触动了他心中那根弦。

    nbsp数年前辞官归隐还不就是党争令他心力交瘁,不得已回归故乡,大肆筑城便是政敌攻击他的主要污点之一。

    nbsp真是令人叹息啊,若没有辽西走廊像尖刀一般插入辽东,想收复失地恐怕不会这般简单。

    nbsp“诸位爱卿!”

    nbsp“臣在!”

    nbsp“尔等也要发文登报,歌颂孙先生丰功伟绩,赞扬儿郎之英勇!

    nbsp此乃大明第一场复土之战,内阁、军机处、六部上下皆有功劳,值得大赞特赞!”

    nbsp崇祯大手一挥,舆论宣传无比重要,大明将由此拧得更紧,激发更多人为家国奋勇前进。

    nbsp“陛下,如此天下人是否会说我等自卖自夸?”

    nbsp钱龙锡小心翼翼拱手。

    nbsp“有罪该惩有功就该表,万一诸位脸面挂不住,来个相互吹捧不就成了吗?”

    nbsp崇祯斜眼望向钱龙锡,又看了看李邦华、毕自严几人,给了一个你懂的眼神。

    nbsp到底是革新皇帝,懂得灵活变通,也知道他们多多少少存在一些读书人所谓的面子观。

    nbsp其实做都做了有啥不可以说呢,这是治国,不是去讲求清高与食古不化。

    nbsp“孙先生!”

    nbsp“臣在!”

    nbsp“代朕回复侯恂并卢象升,就说想痛饮三杯!”

    nbsp“臣遵旨!”

    nbsp天子从接到奏本到现在都笑眯眯的,臣子们也无比放松,取得这样的成果喝喝酒完全应该。

    nbsp“陛下......喜事,大喜事啊,皇后宫中有太监求见!”

    nbsp“带进来!”

    nbsp“是!”

    nbsp小黄门将坤宁宫一名老太监领了进来,向崇祯虔诚地行礼。

    nbsp“何等喜事啊?起来回话。”

    nbsp“禀陛下,皇后娘娘让老奴前来禀报,今日太医院为袁妃、刘妃诊脉,两位娘娘均是喜脉!”

    nbsp“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nbsp太监刚刚说完,臣子们立马道贺。

    nbsp

第53章 四喜临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