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援兵到来及富良江战役的忆起[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西路军轻取廉州,两日之内连下两城,北宋边境防线瞬间崩塌。

    nbsp最惨烈的战场,落在了中路军主攻的邕州——这座岭南重镇,成了扞卫大宋尊严的最后屏障。

    nbsp时任邕州知州的苏缄,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交趾军,手中握着仅有的2800名守军名册,没有丝毫退缩。

    nbsp他先组织军民加固城墙,将城外的木石尽数运入城中,又下令凿井储水、囤积粮草,甚至亲自登上城头,用弓箭射杀第一个爬上城墙的敌兵。

    nbsp交趾军起初以为邕州可一鼓而下,却没想到这座孤城成了啃不动的硬骨头。

    nbsp他们架起云梯猛攻,被守军的滚木礌石砸得尸横遍野;

    nbsp试图挖地道入城,又被苏缄察觉,派人往地道里灌烟、灌水,活活憋死数十名敌兵。

    nbsp42天里,邕州城头的厮杀声从未停歇。

    nbsp苏缄的战袍被鲜血染透,士兵们的铠甲布满刀痕,连城中的百姓都拿起菜刀、锄头,在城墙缺口处与敌兵拼杀。

    nbsp据战后清点,这2800人硬是斩杀了1.5万余名交趾军,让敌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十数人的代价。

    nbsp可孤城终究难支,当交趾军用火炮轰开城墙西北角时,苏缄知道大势已去。

    nbsp他回到府衙,先杀了自己的家人,随后点燃府衙,在熊熊烈火中自焚殉国——他用生命守住了大宋官员的气节,却没能守住满城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交趾军入城后,为报复42天的伤亡,竟对邕州军民展开屠杀,约5.8万人倒在血泊中,昔日繁华的城池,沦为人间炼狱。

    nbsp消息传到汴京,宋神宗震怒,次年正月便任命郭逵、赵卨为正副统帅,率领10万大军南下反击。

    nbsp宋军一路势如破竹,先攻克交趾的战略要地广源州,生擒守将,随后长驱直入,逼近交趾腹地。

    nbsp李乾德急调全国兵力,集结400余艘战船,扼守富良江——这条红河支流,成了交趾最后的防线。

    nbsp郭逵深知宋军不擅水战,却看出了交趾军急于求胜的心态。

    nbsp他先派少量士兵在江边挑战,故意示弱,引诱交趾战船全线出击;

    nbsp又暗中派精兵埋伏在江两岸的丛林中,在江底布下铁索,只待敌船进入包围圈。

    nbsp当交趾战船密密麻麻地驶入富良江中段时,宋军伏兵四起,箭矢如雨般射向敌船,江底的铁索突然拉起,缠住敌船的船底。

    nbsp交趾军顿时乱作一团,战船相互碰撞,有的被铁索掀翻,有的被宋军的火油点燃。

    nbsp此役,400余艘交趾战船几乎全被击沉,太子李洪真被俘,李乾德见大势已去,只得派人向宋军递交降书,承诺永远臣服大宋。

    nbsp可胜利的代价同样沉重。

    nbsp岭南湿热的气候让宋军将士纷纷染上疫病,军营中每日都有士兵病逝;

    nbsp加之粮草运输困难,许多士兵只能靠野果、野菜充饥。

    nbsp等到班师回朝时,10万大军已伤亡过半,活着的士兵也个个面黄肌瘦。

    nbsp这场战争,北宋虽保住了边境的尊严,却也让国力大损,而交趾经此一败,数十年不敢再犯——富良江的血水与邕州的烈火,共同刻下了北宋南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喜欢。

第372章 援兵到来及富良江战役的忆起[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