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三道圣旨的由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落秋中文网]https://m.luoqiuzw8.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午时的日头正烈,金灿灿的阳光穿过燕京大庆殿朱红的殿门,像铺了层碎金般洒在金砖地面上,将相拥而立的两道身影拉得又细又长。

    nbsp赵翊的龙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在光线下泛着暗纹,他伸出手臂揽住耶律余衍的肩,指节因先前握笔批阅奏折而泛着淡淡的红,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去,带着几分安抚的力量。

    nbsp耶律余衍能清晰感受到他手臂的微颤,那是连日处理邕州战报熬出来的疲惫,可他垂眸看向自己时,眼底的红血丝遮不住那份沉毅。

    nbsp“朕只盼着,这一战能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宋已不是那个朝廷腐败、军队贪生怕死、不管百姓死活的腐朽无能的肥猪。”

    nbsp赵翊的声音比平日低了些,带着未散的沙哑,却每一个字都像砸在青石上般掷地有声,“谁都想去撕一块肉,过后还能拿到丰厚赔偿的冤大头——这样的日子,该结束了。”

    nbsp他抬手轻轻抚过耶律余衍鬓边的碎发,指尖蹭到她因担忧而微蹙的眉尖,语气里添了几分狠厉:“朕要让那些曾经欺负大宋的人,不管他们在天涯海角,都得为过去的账付出代价!”耶律余衍望着他眼底跳动的火光,伸手握住他微凉的手腕,轻声应道:“陛下心中装着百姓,装着疆土,此战定能得胜。

    nbsp只是陛下也要保重龙体,莫要熬坏了身子。”

    nbsp赵翊喉间低低应了声,目光越过耶律余衍的肩,望向殿外碧蓝的天。

    nbsp殿门两侧,两个宫女捧着描金托盘站在阴影里,托盘上的酸梅汤早已没了热气,瓷碗外壁凝着的水珠顺着边缘往下滑,滴在青砖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nbsp她们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方才殿内传来的那句“明犯大宋者虽远必诛”,像惊雷般炸在她们耳中,谁都不敢在此时上前打扰这位满心都是家国的帝王。

    nbsp大庆殿外的长廊下,周昊与王平并肩站着,腰间的玉带被风吹得微微晃动。

    nbsp周昊是武将出身,肩背始终挺得笔直,他望着殿中相携的帝妃,右手不自觉地握成拳,指节泛白。

    nbsp王平则穿着文官的绯色官袍,手里捏着把折扇,却没心思展开,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殿内,嘴角抿成一道坚定的弧线。

    nbsp“周大人,你看陛下此刻的模样,倒让我想起当年狄军神镇守西北时的气势。”

    nbsp王平侧过头,声音压得很低,却难掩激动,他抬手拍了拍周昊的胳膊,指尖都带着颤,“这道午时要下的宣战诏书,哪里只是对交趾的警告?这分明是大宋要重振国威的信号!”

    nbsp周昊缓缓松开拳头,指腹蹭过掌心的老茧,眼底闪过一丝热意:“王大人说得是。

    nbsp十万兵马、百门火炮,两日破城、十日逼降——这般严苛的命令,换作从前的朝廷,谁敢下?

    nbsp可陛下心里清楚,邕州的百姓在等着,边境的将士在等着,这命令背后,是对百姓的愧疚,是对将士的期许啊!”

    nbsp他说着,朝殿内的方向拱了拱手,动作庄重,“有陛下这样的君主,何愁大宋不强?何愁边疆不宁?”

    nbsp王平连连点头,折扇在掌心轻轻敲着,目光落在远处庭院里的石榴树上:“先前还担心交趾蛮夷不知天高地厚,如今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nbsp陛下这一手,既给了交趾当头一棒,也给天下人吃了颗定心丸。

    nbsp往后再有人敢觊觎大宋疆土,先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本事承担后果!”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从未有过的信心,连廊下吹过的风,都似带着几分振奋的暖意。

  &nb

第374章 三道圣旨的由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